我出门一看,原来一个简易的戏台子已经搭好了,许多穿着戏服的人已经在张罗,他们戴着各色各样的面具,拿着各色各样的乐器正在敲敲打打。
我们这里是在鱼池街的街尾,是要萧条一些,但是这么一热闹起来,顿时便是有许多行人和顾客便围在店前来看热闹。
而且,这戏班子的戏词也便是唱的现有的,而是他们自己编的,比如我听到好多次‘望龙台’,‘东家有请’等等字眼。
“有点意思。”
我笑着揉了揉苏叶的头,“还是你想得周到。”
“嘿嘿。”
苏叶红着脸嘻嘻一笑。
这时候,一个穿着青衣的女子走了过来,她没有戴面具,脸上打着腮红,长发及腰,如同画中走出来的女子。
不过年龄看起来并不年轻,应该有三四十岁,扭着腰肢,风情万种。
我也不得不感叹一声,风韵犹存啊!
这女子走将过来,笑道:“这位就是东家,李公子?”
“叫我小李就行。”
我含笑点点头。
“公子客气。”
说罢女子伸出手来。
我愣了愣,不明所以。
苏叶嘿嘿一笑,然后从怀中拿出一个红包递了过去,“姐姐,这些事情都是我在管的,七哥不明白了,你们尽管忙活着,事后一分钱不会少,还会有红包。”
“行!”
女子古怪看了我一眼,然后便加入唱戏班子去了。
“这是他们规矩。”
苏叶解释道,“红包大小都无所谓,主要是个心意。”
“嗯!”
我点了点头,并不是很在意。
其实在青石小镇上也有这些戏班子,只是我素来不爱凑热闹,所以不太了解这些规矩。
因为敲锣打鼓又唱戏的原因,望龙台跟前已经围了很多人了,他们一边看着戏班子,一边也打量着望龙台,互相低声议论着,说说笑笑。
这样的话,其实目的就达到了。
苏叶笑道:“我还让江北城的报社也刊登了这个新闻呢,一定要一炮而红。”
“啧,你连报社的人都认识,这人脉可了不得啊。”
我惊讶道。
“那不是。”
苏叶连连摆手,“报社是花钱买的位置,反正是七哥你给的钱,你让我安排,我就安排了。
现在时代不同了,打广告很有必要的。
而且他们不仅在纸媒上传递,在互联网上也会宣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