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给本公主拿下乡主(1 / 2)

缚尘缨 蛋挞 1807 字 2个月前

春五月,恰是青黄不接。

偏这个时候北方大旱,导致上京粮食紧缺。

一夜之间,上京粮食暴涨。

金樽园这些日子的生意也很是不好。

也是,吃饭都有些困难了,哪还有许多人来喝酒?

虽说来金樽园的人多是达官贵人,但也有很多穷困士子。

水琴在报这个月经营账目的时候,免不得对薛绾多提了几句。

“不是我说,这些人啊,看起来一个个道貌岸然的,可是呢,欠账不还的比比皆是。

要我说嘛,吃不起就不要吃嘛,装什么清高?”

“最近赊账的很多嘛?”

“是啊,还全是打包的,也不知什么情况。”

薛绾沉吟。

来的时候她见路边多有乞讨的,想来是最近饥荒闹的。

这些士子想来也是要养家糊口的。

“水琴,以后这些人要赊只管赊,不要追讨了。”

水琴诧异。

这样做生意行嘛?

“除此以外,我的意思呢,在上京多处设立救济粥弸。”

眼下总要是先赈灾救济灾民才是。

水琴总算明白了,小姐这是要做好事呢。

“我记得我们在上京的恒泰粮行有十多家吧?”

薛绾转身问身后的阿喜。

阿喜点点头。

“是的,小姐,十九家。”

“现今一升米的价值应该是二两银子。

告诉所有粮行,从今天开始,全部出售,降为一两银子。”

阿喜也吃惊了。

现在所有粮行都在屯粮呢,坐等涨价。

就是说粮行有粮,不卖。

市面上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就算没有屯粮,很多粮行也涨到了一升米五两银子。

自家粮行不涨也就算了,还要降价。

小姐这到底要闹哪出呢?

“小姐,这样做合适嘛?不赚钱也就算了,还要赔钱。”

薛绾神色淡然,慢慢喝了一口温茶。

“你们别管,就按照我说的做。”

见小姐这么说,阿喜和水琴哪里还敢再说什么。

不过一下午的时间,整个上京就多出了十多家赈灾粥弸。

不管男女老少,每个人都可以去领粥。

更加让人没想到的是,上京最大的恒泰粮行竟然开始降价卖米。

这个消息很快就在上京城传开了,人们争先传告,对恒泰粮行的义举感恩戴德。

也有人打探到恒泰粮行的东家就是乡主霍绾。

而那些赈灾粥弸也是以乡主的名义设立的。

义举啊,真是义举!

乡主霍绾完全就是救命活菩萨呢。

一时,整个上京城都在夸赞霍绾。

霍绾名望水涨船高。

即使在深宫的皇帝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那时,长公主,二皇子正在陪皇帝说话。

“小小年纪,做事很通大义啊。”

皇帝说得不温不火,听不出是褒奖还是贬责。

长公主却婉婉一笑,看着修长的指甲,说得轻描淡写。

“我看倒未必是好事呢。

博取声望,把皇家置于哪里呢?”

二皇子也附和说道:“皇姑姑说得对。

一个小小的乡主呼声这么高涨,都要把皇帝压下去了。”

皇帝平静如常,看不出任何波澜起伏。

发生灾情,皇家还没赈灾,她一个平民倒做出此种行动,确实有将皇家比下去的嫌疑。

“也怨不得她,倒是朕疏忽了。”

皇帝嘴里说的依旧淡淡然的。

“说不得朕还要褒奖她一下呢。”

无论如何,皇家也要做一个态度出来。

“褒奖可以褒奖,但也不能由着她任性作为。

别的不说,就是休夫那件事,都已经传到金国和蛮国了,听说他们也很是不齿呢,说我们大萧国竟然开此先例,简直是逆天呢。”

皇帝看了她一眼,示意她不要再说下去了。

“事情已经过去,不要再提。”

“那现在呢,我们总不能由着她博取声望。

那时再要压下去可不太容易了。”

“对啊,若是她一呼百应,以后造反怎么办?”

二皇子说得更露骨些,但功高震主确是皇帝最忌。

下意识地,皇帝捻了捻胡须,沉吟片刻,说道:“朕不知道你们的事情。”

言外之意,你们要闹就去闹,皇帝是不会为你们担责的。

“明白!”

皇帝已经这么说了,长公主自是领会了。

从乾龙殿里出来,长公主和二皇子又低低地商量了一会儿,才各自散开。

翌日

一早,薛绾就被阿喜叫醒了。

“小姐,出事了,你快去看看吧。”

薛绾一脸睡眼惺忪,却不明白出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