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我每每动了谋反的念头,就会想起父亲临终的模样。
今生最终违背了父亲的遗志,可我觉得这才是正确的。
「女儿不曾后悔。
」
余音在静谧的祠堂回荡,却久久不听有人应答。
起身离开时,忽有风穿堂而过,吹动廊前卷帘。
似是父亲对我的回答。
我无声落泪。
朝堂上虽不少人顾虑我女子的身份,却也再无人公然反对。
我坐了大乾建国百年来,第一位女帝。
起初有许多人不服我,政事之上多有刁难。
可三年之后,朝中反对之人,都渐渐没了声音。
三年内,我派兵收复边境五国,用兵如神,另有两国不战而降。
自此天下一统,再无战事,万民不再流离失所。
减税分田,免除徭役,狼烟不再起,百姓亦安居。
边境苦寒之地,都逐渐富庶起来。
口音不同的各地之人,愈发相熟,似乎全然忘却过去敌对的嫌隙。
百姓称颂,百官尊崇。
告老还乡的几位辅政大臣,也都陆续寄来书信,请傅玉转交。
「大乾得陛下,乃天下之幸。
」
朝堂稳固如此之快,少不了傅玉从中相助。
当年他连中三元,仅一年便位居首辅。
可却在我还为皇后之时,便唯我马首是瞻。
私下曾问过他:「为何如此信我?」
傅玉沉默许久,答道:「世人皆道玉有经世之才,可玉所求不过扬名立万,名垂青史。
」
「娘娘所求,却是海晏河清,天下万民无虞。
」
「玉,不及娘娘万分之一。
」
忆及往事,难免唏嘘。
如今的傅玉,已官至宰辅,蓄了胡子,一副古板样子。
整日追在身后,让我充盈后宫,绵延子嗣。
全然没有当年,跟着我谋定天下的影子,让我头大的很。
不过转念一想,这样也很好。
他整日上心的唯有子嗣一事,说明这天下,孤治理的很好。
平生所愿。
唯百姓安居,烽烟不起。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