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OICQ(1 / 2)

相思湖溿 宿梦未醒 602 字 2个月前

在学校体育馆旁边,有一栋综合楼,上面有三层电脑室,晚上可以供学生上网,按小时收费。

在门口网管处登记交押金,网管发一张身份证大小的纸质上网卡,然后凭卡进去,自己找机子上网。

以前初中和高中,学校是禁止学生去网吧的,平时能接触电脑,也是高一高二有个计算机课,学校专门请了计算机老师,教一些基本的编程课,一学期也就去那么几次机房,基本过后也就慢慢的忘了。

当时一个班上,家里有电脑的,一只手都能数完。

记得当时最受欢迎的动画片是《蜡笔小新》,好多人都在放。

零零散散看完了第一季,当时有点不理解,为什么一个幼儿园的痞小孩,能迷倒这么多的大学生,后来才明白,原来里面竟全是我们缺失的童年!

那些我们在小新这个年纪所不敢说的话,不敢做的事,这个幼儿园的小屁孩全部替我们说了,做了……

最受欢迎的社交软件,是有着胖胖企鹅形像的OICQ,也就是QQ。

当时的网速比较慢,电脑配置也比较低,几乎没有一次可以完全从头到尾顺畅使用的,各种掉线,卡顿,死机,中毒,使用起来比较崩溃!

但每天晚上依然不乏排队等候的人。

随着QQ聊天软件的普及使用,早在中学时代,就诞生了不少新的网络新名词。

比如,漂亮的女生,当时叫“美眉”

,长得丑的,不管男女,都叫“恐龙”

随着网上互动的增加,不少网友在网上谈起了恋爱,于是又有了“网恋”

这个词。

有部分网友,不满足于单纯的网恋,想进一步发展的,就相约线下见面。

但线下见面风险比较大,基本多数都以失败告终,随即又诞生了“见光死”

这个描述当时奔现男女网友关系的新词。

这些词和现象,似乎是在我们读初中阶段出现的,只是我们乡镇的孩子有些接触晚,因为初中高中学校老师这方面抓得比较紧,基本没有什么机会去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