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基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受的负担比过去,包括火药时代的军需供应线的负担大得多。使用冷兵器的军队需要携带的只有食物、饲料和装备,如帐篷、工具,可能还有架桥设备;使用火药的军队所需的弹药量也不大。然而,大规模生产时代的工业通过碾轧钢板和浇铸发动机部件而实现了交通运输的革命,也生产了大量的炮弹和子弹供军队使用。弹药消耗量因此而成倍增长,比如,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的炮兵部队有246门炮,战役中每门炮发射了约100发炮弹;1870年,在19世纪最著名的战役之一色当战役中,普鲁士军队发射了33134发炮弹;1916年7月1日的索姆河战役打响的第一周,英国的炮兵发射了100万发炮弹,总计约20000吨金属和炸药。如此大量的需求在1915年引发了一场“炮弹危机”,英国启动了紧急工业化方案加快生产,还向其他国家产能有余的工厂下了巨额订单,这才补足了炮弹的短缺。自那以后,英法两国的军工生产再没有出过岔子;法国人在战前原计划每天消耗10000发75毫米口径的炮弹,到1915年把产量推至每天20万发的水平;1917—1918年间,法国为来欧作战的美军提供了1000万发炮弹,供美军的法制大炮使用;美国空军投入作战的6287架飞机中有4791架是法国制造的。德国尽管因协约国的封锁而被迫使用硝酸盐的人工替代品,但它的炸药产量从1914年的每月1000吨增加到1915年的每月6000吨;就连备受轻视的俄国工厂系统也把炮弹的产量从1915年的每月45万发猛增9倍,到1916年的450万发。
19世纪发展起来的欧美军工产业的能力和复杂性史无前例。石器时代的人挖掘燧石,制造燧石用品,形成了商业规模,但青铜武器和甲胄的制造一直是小型的手工业。铁的到来导致了产量的增加,甚至促成了生产的标准化:罗马军队掌管着一个军工厂网络,由它们生产军团用的带环铠甲、头盔、剑和投抢;国家高度重视工人的技术,398年甚至发布法令,规定给他们打上烙印,以防他们逃跑。然而,蛮族入侵后,武器制造再次成为私人作坊的生意,虽然制造锁子甲的技术因为难度很高,所以纳入了国家管理之下。779年,查理曼大帝发布敕令,向外国出售锁子甲的商人一经发现即没收其全部财产;这个敕令于805年再次下达;据估计,查理曼的骑兵作战时所穿的锁子甲总计重量有180吨左右,相当于帝国内所有制甲工匠几年的产出。
制造金属盔甲无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