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许贯忠排兵布阵,狄永华化解怨仇 (第4/5页)
太玄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候,等到有机会的时候,自然会把那朱勔千刀万剐。
“哥哥也休急躁,我等刚刚上山,寸功未立,待到立些功劳也不急。”
花普方也在一旁劝说道。
相比杨虎,花普方虽然岁数不大,但是显得老成多了,这杀朱勔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轻轻松松的就给了他杨虎了,尤其是他们两个上山以来还一点功劳都没有立的情况。
“花普方兄弟,你这绰号‘江海鳌’……若是我没猜错,说的是否是种战船……”
狄泉听着花普方的这个外号,就感觉到耳熟,刚才细想了一下,就想到了出处。
这是在往后一个朝代的元末时期,当初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水战一决雌雄时,好像陈友谅手下水军里面有一款战船就叫这个名字。
当时陈友谅的部队以水军实力雄厚而闻名,几乎是碾压朱元璋的,船大威力大,而陈友谅对自己的水军实力十分自豪,他给这些巨舰都起上了威武霸气的名字,比如“混江龙”、“塞断江”、“撞倒山”、“江海鳌”等等。
“狄寨主真是见多识广,这‘江海鳌’大船乃是我祖父时所首创的战船,长十五丈,宽两丈、高三丈,船分三层,甲板上可有士兵骑马行走,船上建楼三重,列女墙战格,置炮车、檑石、铁汁,状如小垒,江海作战无往不利!”
花普方家里祖辈就是干水军的,这“江海鳌”大船就是他祖父造出来的。
狄泉粗略的把这“江海鳌”换算成现代尺寸计算了一下,就是船体大概有五十多米长,高度足有十来米高的战船,这堪称巨舰啊。
根据《明史·郑和传》记载,当初七下西洋的“三保太监”郑和乘坐的是四十四丈长、十八丈宽大号宝船,即146.67米长、50.94米宽的巨舰。
虽然这“江海鳌”战船比它小了不少,但现在也比明朝早了几百年啊,这样的大船已经堪称水战利器了!
在古代,水战主要是看船只的大小和坚固程度,这两样基本上左右着水战的胜负。
如果战船的大小差距较大,战船大的那一方甚至就直接能依靠船只的优势,以泰山压顶之势碾碎敌方战船,就像是鄱阳湖水战里面陈友谅的大船对上朱元璋的小船一样。
虽然“玉帆杆”孟康这个一百零八将里面的造船能手没有上梁山,但是有花普方在,可不比他差,这种“江海鳌”大船,可是日后狄泉水战的利器啊!
“好,日后有机会,还要花普方兄弟督造此船,我水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