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欲加罪呼延灼无奈,内外围狄寨主用兵 (第4/5页)
太玄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磨八棱铜鞭一上一下,犹如两条乌龙,上下打向了武松。
武松手中的大棍则取中线想要荡平这两条铜鞭,结果双鞭和单棍相碰,这回武松却吃了小亏。
按说纯粹的比拼力量,呼延灼是未必能够在和武松的对拼之中占上风的。
这就是武器上的问题了。
鞭锏没什么本质区别,都是棍状破甲钝器。他们的刺击都没有太大威力。
鞭锏也作为副手武器使用,但是很神奇的是在各地都出现了双鞭双锏的形式,这就得说说民间打铁的技术问题和兵器限制令,一方面打造格斗用刀剑,作为平民来说实属造价颇高,双鞭双锏打造难度低,对铁要求不高,鞭,一般是钝尖,鞭身还有节,面对披甲武士,刺不穿甲片的,只能来戳刺面部,眼睛。
有些人认为锏就是以楞对敌,增大压强。如果古人那么重视楞的作用,锏就不会和鞭共用装具了,鞭的节还是有一定的实用作用,格挡对方兵器时,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可以顺势盖压对方器械,不容易发生滑动。
刚刚呼延灼和那武松的一招,就是因为双鞭上的竹节划过了大棍,出现了一个擦过了大棍滑向了后方的这样一种情况,所以武松险些被双鞭打中,所以后撤。
而且,呼延灼在这一战之中,变得聪明了许多,懂得了借助他胯下这匹宝马良驹,踢雪乌骓马的力量。
他双鞭劈下的时候,战马也是双腿离地,带动着马上的呼延灼一起打下来。
这个力量就比武松当时打出的要大了。
试想一下 武松如同凶猛敏捷的豹子,俯着身子挥棍打向呼延灼的大腿,或打向马腿马屁股,偶尔跳起来劈打呼延灼或马头,但是这匹宝马敏捷度实在是太高了,根本就不怕,而呼延灼骑在高头大马上,挥动不到三尺的铜鞭,弯腰俯身,吃力的追打跳来跳去,犹如巨猿一般灵活的武松,那场面多么尴尬,实在令人发噱,结果多半是双方游斗半天,谁也打不着谁!
就在此时,那狄雷已经带领了五百的喽啰直接通过祝家庄墙上的暗门已经到达了独龙岗两旁的密林之中,准备半路截住他呼延灼。
而那呼延灼在这里和武松拼命,那边宋军也是有人在一直监视着呼延灼战况的。
因为按照“智多星”吴用之前的计策,那就是要在“双鞭”呼延灼马上要覆灭的情况下,让他“独行虎”张开来救援“双鞭”呼延灼,从而造成一种救援的假象。
呼延赞虽是呼家将第三代,他不是呼家将中武艺最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