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上天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员面色就是一变:“府台大人,此时尚未开饭……”
柳贺微微一笑:“本府只是随意看看,你不必过于紧张。”
明初有规定,居住在养济院中的老人,月给米三斗,薪三十斤,冬夏布各一匹,儿童则按老人的三分之二供给。(注1)
然而规定是规定,到了实际操作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柳贺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
众官员一同进了厨房。
柳贺来这养济院是临时决定,消息传至养济院众人耳中时,众人还来得及将冬衣米粮等临时发放了,可柳贺要去看厨房却无人准备,因而柳贺刚刚踏进门槛,脚边就闪过一只黑不溜秋、膘肥体壮的耗子。
众官员:“……”
柳贺面色不变:“本官治《诗》,各位大人可知《诗》一经中,本府读哪一篇感慨最深?”
他脸上带着微笑,可听到他问话的官员俱是低着头,不敢看柳贺,也不敢回答他的问题。
随柳贺来养济院中的官员有进士出身者,也有举人和杂流出身者,但柳贺所提的《诗》中名篇他们还是知晓的。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柳
贺吟了一句,“本府读《诗》日久,家中也有一只狸奴,这般个头的硕鼠倒是头一回见。”
老鼠为何被称为耗子,其实也是因老百姓讽刺官府的苛捐杂税,称之为“雀鼠耗”,收粮时常用的“淋尖踢斛”法便是损耗的一种,即踢在斛外的损耗是不算的,百姓需自己填补上亏空。
那老鼠显然是在这养济院中养得久了,见了人也不害怕,在众人面前大摇大摆地闪过一圈后,便贴着墙缝钻了出去。
厨房中的厨子等人显然也未料到会有人来访,见柳贺等人都是头戴乌纱帽、身着官袍,此时才慌慌忙忙地叩头跪拜。
地上的瓜子皮和花生壳还未来得及打扫,灶台和锅上都是黑乎乎的一片,早晨的米汤似是未来得及清理,柳贺揭开锅盖一看,只有汤,米只有零星几粒。
负责养济院的官吏“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府台大人,这……都是早晨剩下的,中午的饭食还未来得及做。”
柳贺道:“各位大人,恤孤一事,律法上的规矩各位应当比本府还清楚,程通判,便将这一条背出来听听。”
程通判被柳贺点了名,此时只能出列道:“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注2)
柳贺瞥了程通判一眼:“程通判,咱们为官之人也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