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化学源于爱情 (第2/6页)
见月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没想到琉璃竟然是用沙子石头烧出来的。
至于为什么不自己造玻璃卖,而是把制作方法交给朱元璋,原因很简单。
没办法,回头看看怎么把碱弄出来吧。
弄个细细的中空小管,从皮下插进牛胃放气。
虽然比一般人家过得要好,却也算不上什么大富大贵。
福清公主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顺着她道:
这群技艺大师开始变着花样秀技术。
所需工匠等等,全都是宫里提供的。
然后找来几个擅长打磨的工匠,花费半个月时间,制作出了四块六尺长三尺宽的大镜子。
但这也难不住陈景恪,作为理科生,他还是知道一点原理。
知道材料剩下的就简单了,一遍遍试错。
然后就是不停地重复,总结出最适合的生产流程。
沙子烧一烧就行了。
这时他才想起,貌似烧玻璃需要用碱来降低熔点。
据说同治皇帝想给自己的门,安装一块大玻璃,需要花费四万两白银。
而且三酸两碱,可是化学的母液。
牛吃草,材料在牛胃里发酵,会产生一种混合气体,其中氨气的占比就很高。
有了碱的加入,果然获得了完全溶解的玻璃溶液。
交给朱元璋还能落个好。
老朱也很好奇,完全按照他的要求,准备了一个试验场地。
陈景恪都有点佩服自己的奇思妙想了。
凝固之后得到一大坨丑不拉几的玻璃疙瘩。
这半个月里,其他工匠各显其能,造出了上百件各种工艺品。
毕竟这是结婚,上辈子三十好几了还是单身狗。
他就想到用草木灰浸水,过滤获得土碱。
比如氧化铝,这玩意儿他是真不懂。
所以就要换个思路,从价值方面入手。
只不过那时候叫琉璃。
几尺长的大块平面玻璃,就没办法靠吹气获得了。
又能有什么稀罕东西呢。
况且老朱也不是那种死要面子的人,驸马有才比什么都重要。
烧玻璃其实很简单,陈景恪让人开炉,很轻松就获得了一堆玻璃液。
各种原材料,也是分批采购。
西方的钠钙玻璃可以耐高温,使用范围更广,获得了全面推广。
既痛恨自己无能,又埋怨陈景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