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得偿所愿 (第2/6页)
见月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朝廷既然将他们纳为‘民’的范畴,自然要在法律上给予他们相应的权力和义务。”
即便知道陈景恪的话是对的,可还是难以做出决定。
“还要面对晋陕高原、河套平原,大面积荒漠化的极端恶劣局面。”
朱雄英叹道:“当年我们的祖先面对着重重竞争,今日的我们也是一样啊。”
“这个问题在唐朝依然普遍存在,良籍才是归属国家管理的百姓,贱籍默认是世家的奴仆。”
陈景恪也知道他在担心什么,进一步解释:
“陛下,百姓逐步获得人权和朝廷中央集权,两件事情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结果。”
“但中央要如何管理这些百姓呢?于是编户齐民制度就出现了。”
“这也为秦国后续改革,并推行军功爵制,奠定了基础。”
朱元璋大为意外:“哦,怎么说?”
“更多的人口,开垦出了更多的土地。”
“两晋时期可以说是世家政治的巅峰,每一家士族都圈养着数以十万计的百姓。”
“被士族圈养的百姓就是士族的奴仆,生生世世无法脱离。”
“所以,留给大明的时间也不多了,我们必须要尽快提高生产力。”
“到了宋朝,这个问题才得到彻底解决。”
但朱元璋却依然面带疑虑,放纵百姓自由,与他的认知完全相反。
“到了两汉隋唐时期,世家豪强力量强大,他们圈养了无数的百姓。”
“说白了,中央绕过贵族,直接掌握了人口。”
“祖逖在没有东晋朝廷支持的情况下北伐,靠的就是家族底蕴。”
“中央将这些多余出来的人口和土地,直接纳入自己的管理体系,不再交给贵族代为管理。”
朱雄英已经彻底被说服,朱标也有些意动。
“但不论是城郭户还是乡村户,都是直接归属朝廷管辖的‘民’,拥有法律赋予的权力。”
“官宦大户人家雇佣奴仆,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蓄奴,而是签订契约的雇工。”
“契约结束,雇佣关系也就结束了,奴仆就可以恢复自由。”
“而直接掌握了所有百姓的宋朝朝廷,再一次完成了中央权力的增强。”
陈景恪略微喘了口气,才继续说道:
“先秦时期,天子和百姓携手,与贵族相争。”
“天子的权威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