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这就是大明 (第1/6页)
见月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291章这就是大明
远洋使节团只不过是美化的称呼,实际上大家心里都清楚,那就是朝廷组织的远洋商队。
朝廷组织如此庞大的海贸商队,在华夏历史上还是首次,自然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大多数官吏其实都是反对的。
一来成本实在太高,光那些船就是天价。
采购的大批物资,也同样占用了朝廷本就紧张的财政资金。
且能不能回本还是未知。
大家认为海贸赚钱,那是只看到了个别大海商,又有谁去关注因此家破人亡的人?
出海风险太大了,出去三艘船能回来两艘就是运气好,回来一艘是常态。
弄不好血本无归,这就是现实。
二来是觉得朝廷经商,会带坏社会的风气,影响农耕。
使劲宣传此事,最好弄的人尽皆知。
“把外面带回来的好东西都展示出来,给天下人看看。”
唐朝确实走出去过,可时间太短暂了,短到几乎没有留下太多痕迹。
而华夏文明,始终没有真正走出过那一隅天地。
朱雄英说道:“你真的是不放过任何机会,连此事都要利用一下。”
然后他看到了,想法也改变了。
只有了解过外面的历史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其实一直在频繁的交流。
朱雄英说道:“这不是借口,而是事实。”
“认识了你之后才知道,原来世界竟然如此广阔。”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接受了这个现实,而是蛰伏起来等待最终结果。
也就是远洋船队返回。
甚至一开始他本人也并不支持朝廷经商,之所以还揽下这个活儿。
这一条才是根本原因,古典社会本就以农业为根本,重农抑商是符合当时社会条件的。
“只要我们能让天下人看到走出去的利益,自然会有无数人效仿。”
只不过因为朱元璋的强势,群臣也不敢过于反对。
只有走出去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
并且还让远洋商队回来的时候,尽量将声势闹的大一点。
虽然和域外文明比起来,华夏文明依然是最繁盛的,可将自己与世界孤立并非长久之计。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所以,远洋船队回来的消息一经传出,就引起了强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