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祖母,姐姐怎么日日出门,是不是讨厌我啊?”
韩珍娘半跪在软榻上,轻轻的给韩老太捶腿。
“你姐姐忙着在外面挣钱,哪顾得上家啊。”
韩老太眯着眼睛,到现在她还有些恍惚,自己怎么就过上使奴唤婢的好日子了。
“姐姐一个女儿家,竟然能挣下这么大的家当,可真是厉害啊。”
韩珍娘跪在韩老太身后翻了个白眼,撇着嘴。
谁知道这么大的宅子是怎么来的。
一个未出阁的女人挣的钱,他们真以为别人都是傻子不成。
到底出去做了什么,怕是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都是辛苦钱,你姐姐也不容易。”
韩老太微微叹口气:“买下这么大的一个宅子,还要养活这么多张嘴。
不挣钱,怎么办啊。”
“嗯,我哥哥也是这么说的。
说街上的油车可方便了,只要一枚铜板,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那油车车夫一个月不仅有工钱,一天还供三顿饭呢。
要我说,姐姐也忒大方了些。
工钱都给了,还管什么饭啊。”
韩珍娘去街上瞧了几次,这里的人都说那油车很厉害,称赞韩北卿是个善良的人。
可在她看来,那油车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不就是在马车基础上加了围栏么,当时想不出来似的。
而且都夸韩北卿心善,为了老百姓出行困难着想。
呸!
真要是为了老百姓着想,那就别收钱啊。
一文钱也是钱,一天下来能赚不少呢。
“她都跟我说了,这两个车夫也不容易。
一个一把年纪无儿无女过的孤苦,一个儿子不孝儿媳欺负过的凄惨。
就是多两双筷子的事儿,有干的给干的,没干的给碗稀的,就当积德行善了。”
韩老太现如今过的好了,也生了积贫积弱的心。
她碰见过刘二狗他们俩,见他们二人没比自己小几岁,却过的你自己差多了。
对这二人同情之余,又庆幸自己的命比他们好上一些。
韩北卿说这是行善积福的好事,她一下就同意了。
后半辈子能一直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她愿意每日施舍几碗饭。
“原来如此。”
韩珍娘见自己没说通,又开始转移别的话题:“叔祖母,家里这样大的开销,我们一家四口呆着也不是事儿。
我们有心想要帮一帮姐姐,就是不知道应该做点什么。”
“你娘不是已经在厨房帮忙了?你爹也去马厩打杂。
你一个娇滴滴的小丫头,跟在我身边享福就是。
至于你哥哥,还有你二叔呢。
你操哪门子心啊。”
韩老太再昏聩,此时已经听出了点弦外之音。
心里叹了一口气:这一家子,真是没有一个消停的。
“哥哥有二叔惦记,我自然不必担心。
我是想,我比姐姐小不了几个月。
却差姐姐实在太多了。
如果姐姐不嫌弃,我想跟在姐姐身边伺候。
姐姐需要跑腿,我就替她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