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曾经有过接触的模样站在你面前,我希望这会是不同于以往的相遇。
第一次出版的散文集,并且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也是未来三年,五年,甚至七八年里仅有的散文集(反正也没人会想起在八年后找我对质……吧?)。整理花了我几个月的功夫,但比起修改而言,所谓的整理只是一遍又一遍的反复读,一次读完再读一次。
生活方面异常散漫的我在其他地方却有强迫症一般的古怪,突出表现在对自己的文章总是不满意居多,哪怕发表也不会再看一遍,怕又被迫加深"怎么会这样"的厌恶心理。但在这次的整理过程——或者说重复阅读里,没有冒出"不好""这段处理很粗糙""搞什么嘛"的宛如批判者一般的结语。
"原来有过这样的事……","是的我想起来……","那段时光……","的确是这样……",全都不是针对文章好坏的感想。
每则散文里,只有曾经发生过的,或者我认为它们真实存在的过往。应该是真实的不会错,无论是窘迫的童年,各种罅隙里杂草丛生,不明白困苦的来由,还是软弱的性格,犯错的同时抱有各种幻想,或者点滴温暖,被它溶解的一小个星期,它们全都无可辩驳地真实。
妈妈带来消息说"《读者》上选了你的文章呀"时,我正连续几天失眠精神状态处于临界点,于是用疲倦的脸色掩盖慌乱和窘迫,"哦,那你要不要买一本",故作轻描淡写地说。"呵……"她笑笑,穿着下班后居家的驼色毛衣,因而没有了工作女性的味道,变成很标准的妈妈形态,接着告诉我,"其实你爸爸昨天已经买了"。
我心里有很传统的那"咯噔"一声,也只好继续"哦是么"地搭腔。
"是一篇什么魔法师的,啊?是吧?后半生的魔法师?"她问我,"你知道吧?"
"恩,知道。"
"诶诶,《读者》很厉害的啊。我的同事平时都买的,现在她们都知道了呢。"
"……但《读者》也没以前卖得多了吧。"其实我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