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文臣傻眼了,这么快就决定了?
这岂不是武威侯的话,就等同于“圣旨”?
凉国公蓝玉在一旁,虽然未说话,但是脸上那份得意之色,就不用说了。
自从李善长,胡惟庸被诛杀后。
这淮西勋贵们,在官场上就没有这么扬眉吐气过。
主要原因,是没有能主事的带头大哥了。
蓝玉虽然后来者居上,但是他行事张狂又资历尚浅,很难把所有的淮西勋贵都团结起来。
现在好了,蓝太平成了他们的主心骨。
他出身尊贵又身居高位,心机深沉又出手狠辣。
最关键的是,圣眷正隆,无人能敌。
所有人都看向蓝太平,有欣赏,有钦佩,有嫉妒,还有畏惧。
文官们默契的达成一个共识,就是这家伙在说完话,先不管他说啥立刻反对再说。
这大明的朝堂,不能成了他武威侯的一言堂吧。
蓝太平见状随即接着说,“吴王朱允炆虽然也带兵进京,但其主要是受曹国公李景和伴读黄子澄隆蛊惑。”
“所以其情可谅,但其罪不可恕。”
蓝太平说到此,特意停下来看向文官集团,发现他们一个个都紧张兮兮的盯着自已。
他不屑一笑,继续说,“吴王朱允炆撤藩削爵,圈禁宗人府永世不得出半步。”
“曹国公李景隆煽动藩王作乱,看在其父岐阳王李文忠的份上。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削去李景隆爵位,抄封曹国公府。全家流放岭南。”
“至于魏国公徐辉祖,削爵禁足。”
“徐膺绪已经剥皮萱草,择日送到北平燕王府,用以警示诸王。”
蓝太平的话,再次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文官们感叹他成长了,出手果断老辣。
淮西武将们则觉得他此举不妥,常升在他后边附耳说道,“太平,你又仁慈了吧。”
“朱允炆不杀也就算了,但是那李景隆还留着干嘛?”
蓝太平闻言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我怎么会放过他?
他弟李增枝被窝当场砸死,李景隆也一样跑不了。
现在只不过是需要借他的人头,暂时稳定军心而已。
而且还要弄清楚,他们贩卖私盐的事。
据说光这一项,每年给曹国公府带来了海量的财富。
他现在急需银子,大把的银子。
蓝太平回头给他使了个眼色,随即回头继续说:
“至于黄子澄,没什么好说的,私自出京勾结藩王谋反,直接夷灭其三族。”
“什么?”
“啊…”
文官集团还未回过神来,就被蓝太平的话气到吐血。
前面几人可以不保,毕竟那秦王本就不是什么好货色。在其封地时荒淫残暴,杀了就杀了。
朱允炆现在已经是废棋,留下一条命已经不错了。
至于曹国公,那是他们淮西人自已的事,是杀是剐无所谓。
但黄子澄乃是文官,是他们必保之人。
做事时小弟冲锋陷阵,出了事老大不出面保,那以后谁跟你混?
翰林大学士刘三吾,忙给身后的文官使眼色。
“我反对,武威侯此言差矣。那黄子澄是奉太上皇之命,前去协助吴王…”
兵部主事齐泰说不下去了。
“协助什么?”
“协助造反?逼宫?”
蓝太平逼问道。
“这…”
齐泰语塞。
“既然说是太上皇授意,可有密旨或手书?”
“如若拿不出来,那你这兵部主事就是污蔑君上。”
蓝太平神色一冷,眼神如刀的盯着对方。
“我是猜的…”
齐泰说完就捂上嘴,知道自已彻底说错话了。
“哈哈哈哈,堂堂兵部主事,做事竟然全靠猜?”
蓝太平的话,让齐泰窝个大红脸。
“陛下,我建议予其掌嘴二十。”
“三舅说的是,只不过二十巴掌太少了点。”
朱允熥玩心大起,托着下巴思考,“来人,给他掌嘴三十,让其好长长记性。”
齐泰直接懵了,看向文官集团。
所有文官要么低着头,要么看着天,反正没人瞅他。
刘三吾直接闭上眼,装睡着了。
两名锦衣卫大汉将军冲过来,拖起兵部主事齐泰就往外走。
“啪”
“啪”
“啪”
大殿门外传来了清脆的巴掌声,所有文官都觉得脸通红。
这是武威侯蓝太平,给他们所有人的一个下马威!
这巴掌是打的齐泰吗?
这是打所有文官的脸。
现在,他终于腾出手来了。
是时候,该好好修理这群“读书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