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何为?不如学诗 (第2/7页)
邹金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格的儒者。但事实是,目前各种读经学堂里的教员,薰莸同器,有些教员甚至连理解经典都成问题,其身份更多的是“高级伴读书童”。自身尚非儒者,而欲教人成为圣贤,这已经不仅仅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不自量力,更是一种欺世行为了。
其实真正的圣贤,是不会以“圣贤”名号自居的。孔子在世时就被视为圣人,但他自己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不以圣者和仁者自居。细看孔子的言行不难发现,他没有任何高自位置的意态,当理想无法实现的时候,他会跟弟子感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多么诚挚,何尝有高言大句欺世?孔子设教的用心,并不是让自己成为什么圣贤,也不是要把弟子培养成为圣贤,而是希望每一个来学的人,都能成为人格高贵的士君子。
在儒门体系中,存在着“士人、贤人、圣人”这个由低至高的序列,即所谓“士希贤、贤希圣”是也。在这个体系中,士是基石,圣贤只是其中的卓绝者,他们本质上也是士人。今人提倡儒学,要说教育目标,也宜说是培养士人,因为能否培养出贤人,是要看个人造化的。事实上,一个人要成为贤者,不仅需要读书好,更要做出了不起的事情,有功于人群,方能得此称号。古之贤者,莫不如是。今人直接越过士人而侈谈圣贤,是急功近利的表现,与儒家严明“义利之辨”的精神背道而驰,其说之不可行,是显而易见的。
在无因果处用力
“背诵三十万字经典”“长大后自然会理解”,这是常见的读经教育者的主张。这类说法的背后,所抱持的是“经典书籍里面每句都好”的意态。问题是,“三十万字”指标如何定出?若不向孩子讲解,凭什么认为孩子长大后一定能懂?就经典而言,即便是每句都蕴含哲理,也需要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反复推寻、印证,有了一个反求诸己的过程之后,前贤说过的话才会在自己心中有生命力,不然就只是纸上的遗训而已。
赋予读经如此深切重大的意义,其实展现的是一种“期必如此”的思想状态。这种表现似乎极其推尊经典,实则大大降低了经典的价值。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章太炎先生说“事无证验而必之者,非愚即妄”,他们所绝去的“必”,即此之谓。
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必”:读儒家经典,定能成为士人;背诵够多少字,可成大才。又或是反过来:儒家经典是现代化的阻碍,不能再读;封建残余,桎梏心性,何足寓目……后一种声音,我们绝不陌生,鲁迅就说过:“欧战时候的参战,我们不是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