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贵有英气 (第2/2页)
邹金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素,这个元素就是英气。长期以来,我们都听惯了这么一句话:“见仁见智。”这句话实在害人,因为它容易抹去好诗所共同具备的元素。那些传诵至今的佳作里,固然兼备了各种风格,也囊括了各种题材,然而这些作品,都无一例外地独具一股英挺之气,使其傲立于浩如烟海的作品中,为后人记取。
譬如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
<font>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font>
<font>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font>
<font>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font>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这是刘长卿的代表作之一,写得悲凉入骨,但通体读来,却不会给人颓靡之感。这种感觉,是诗的独特语言所带来的。诗之所以为诗,就在于它有着独特的表述,与平常说话的语言不同。平常说话,用语贵能精准妥帖,而诗往往是推其极而言之,语意不能有所保留,因为不如此就不足以触动人心,而不触动人心就不是好的诗句。刘长卿这首诗里,诸如“万古、惟留、独寻、空见”等字眼,都是推其极而言,为全诗灌注了一股英气。
一位真正的诗人,首先必然是一个卓尔不群之人,这意味着他是人群中最擅长运用各类独特表述方式的人。这或许是一种天生的能力,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同时又不是任何一位天才所能专美的。我们看到,中国自有诗以来,即便是那些学富五车的硕学名儒,也有写不出一首传世诗作的时候。而同时我们也看到,即使是唐朝有了李杜,后世也依然有大诗人涌现。所以在“阿法狗”机器人战胜围棋名将李世石的时候,作为人类的我们,实在完全不需要担心机器人会攻陷诗歌,相反地,这个事件应该让我们更珍视人类历史上的那些诗歌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