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兼得杜意与杜调 (第1/2页)
邹金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涨水东流满眼黄。泊舟高舍更情伤。
一川木叶明秋序,两岸人家共夕阳。
乱后江山元历历,世间歧路极茫茫。
遥指长沙非谪去,古今出处两凄凉。
——陈与义《舟次高舍书事》
靖康之变后,陈与义一路往南逃亡。在这段艰辛的避难历程中,他写下了大量杰作,这首《舟次高舍书事》就是其中一篇。
此诗首联平平,不像《登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那般故意首句出律,未显纵横恣肆,但在一板一眼之间,劲力张放,是大手笔。末联用贾谊来切己,二人不同的际遇,同样的凄凉。
陈衍标举诗以“骨力坚苍”为要,然而陈与义的《舟次高舍书事》《登岳阳楼》诸作,都没有被陈衍收入《宋诗精华录》中。在《宋诗精华录》里,陈衍更多地展现了“兴趣高妙”这一审美趣味,而非“骨力坚苍”。陈衍的这个矛盾,令我殊为不解,然而这又恰好解释了为何他鲜有诗作传世这个事实。
说到陈与义,不得不说他所师法的杜甫。杜诗有“杜调”和“杜意”两端。杜调是“雄”,字面开阔健举。杜意是“沉”,沉缓有力地送发情感,绝不轻佻。
胡应麟认为,杜调“雄丽冠裳”。如欧阳修的“万马不嘶听号令,诸蕃无事乐耕耘”、陈与义的“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这些诗句,是宋人得杜调者。杜意则是“瘦劲沉深”,如陈师道的“九日清樽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陈与义的“四壁一身长客梦,百忧双鬓更春风”,这些诗句是宋人得杜意者。
在宏阔的天地里,一己悲欢其实何足道哉。但若能在私人的悲欢里,带出世运兴衰、人间悲欣,这种一己悲欢就有了极高的价值。这正是老杜的伟大之处。杜诗往往悲切难抑,但与“郊寒岛瘦”不同,杜诗能予人超拔之力,自振于痛苦之上,这是杜调对杜意帮扶的结果,根源在于老杜能悲吾悲以及人之悲,喜吾喜以及人之喜。
人贵横而不流,诗文亦如是。就人情而论,心中悲欣需要发出,但人若被悲欣裹挟,终非上道。在情感的湍流中,情怀或识见,是令人得以横而不流的基石。个人身世写得再精彩,若无情怀或识见,终是小文章。从汪中的《经旧苑吊马守真文》和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里,可窥文章的小大,汪中不及司马迁之处,就在于他被悲欣裹挟。
六朝文章绚烂非常,体现在写尽了一己悲欢。诗至老杜,变局出现。他通畅地接上屈原的精神血脉,将悲悯灌入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