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兵科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再之后,我的生活像是转上了发条、落入了方槽。每天,我的生活就在这方槽里,寻规画矩,从未越离边界。每天的生活就是吃饭、放哨、喂马。保安部的人,我也差不多都认识了遍。但我还是最喜欢和罗叔一起放哨。
罗叔说得对,江景虽然好看,但是看过了,也就那个样子。每天都看着岸边的那些高楼,我早已审美疲劳。江面上的船只,我已经记不起数过了多少遍。到最后,我甚至能背出每条船只在江面上的位置。隔着一条江,看着对岸的市区,有时候我很想进城区看一看,也会幻想城里边儿的“解放军”,到底是什么样子。
日复一日,回忆渐渐灰白,规律的作息,人群带来的归属感,让我渐渐拾回了生活的希望。校园社区,我也越来越了解。除去三大部门和委员会之外,校园社区的体系,远比我之前所设想的要完善。
比如,人们对物质有需求,但周围没商场,也没商店,独自出去各取所需又不安全。基于这样的情况,叶局长就让理事部的人,整理储备资源,搞出了一个“小卖部”。这个小卖部,不同于以往的小商店,其性质,更像是人民公社时期的供销社。
因为,没有了货币,小卖部的职责,就是向人们分配物质资源。比如,我的香烟抽完了,就可以去小卖部领。我的衣服穿坏了,对款式没有要求,也不想外出寻找,可以去小卖部领取。我觉得无聊,想找部手机来玩游戏,也可以在小卖部领取到。
当然,也不是无限制的领取。比如,我每天去领五包烟,小卖部的管理员郭梅大娘肯定就不会依。但每人的物质额度是多少,叶局长也没规定,只要不太过度就好。比如,你跟郭梅大娘说明烟瘾有些大,每天拿两包烟也是可以的。我猜的话,叶局长肯定在规划一套消费制度,就类似于粮票那种。
不过,我们保安部、发展部的这些人,是拥有一些特权的。在小卖部的物质额度,我们会比其他人多一点。罗叔就是,经常在宿舍藏几包花生,或者是几条烟。我呢,帮程佳华领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回去,让他无聊的时候可以听听歌,玩玩游戏。
穿剩下的衣服,你也可以选择懒惰,让理事部的姑娘们帮你洗。
至于小卖部的供源,那就更容易了。因为不用考虑成本,理事部的人,就会定期列出清单,将那些用得上的、用不上的,让发展部的人从城里带回来,然后囤积在仓库。
除去供销性质的小卖部外,校园社区里也有“医院”。此医院更像是诊所,就是将外边儿搜集到的药品,搬回并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