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钟灵欢呼不已。
萧月生心中有事,想要寻找落雪秘典的下册,或是寻一些别的秘典,以期能够触类旁观,了解下一步的修炼方向。
不过,这样的事看的是因缘,顺势而为,现在也不必太急。
数日之后 垂拱殿
阳光明媚,照进殿内,殿内光线明亮而柔和。
哲宗坐在龙案后捧着一本奏章,双眼炯炯,不时迸出一道冷电,慑人心魄,精气神强壮,远超常人。
章惇端坐锦墩上,身形魁梧,端坐时稳如泰山,他左手抚三缕清须,微阖双目,从容自若。
过了一会儿,哲宗放下奏章,扫了章惇一眼:“章爱卿,萧先生替苏学士求情,朕已经下了诏,让苏学士回京。”
章惇一怔,忙站了起来,深深一躬,语重心长:“陛下,苏轼乃元祐旧臣,他一旦回来,怕是大臣们以为旧法复辟,难免人心浮动啊!”
哲宗摆摆手:“只是一个人罢了,哪有这般严重,况且,苏学士也不喜欢旧法,章爱卿不必多说了!”
“是。”章惇施一礼,坐回锦墩。
哲宗站起来,负手在案后踱步,叹道:“为今之患,乃辽兴兵,又欲犯我边境,殊为可恶!”
章惇抚髯,叹道:“这辽国狼子野心,灭我大宋之心不止,唯有迎而歼之,把他们打痛!”
“此事说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哲宗剑眉紧锁,叹道:“举国上下,能战之将无一人!”
章惇起身,深躬道:“臣无能,不能替陛下分忧!”
哲宗摆摆手,叹道:“也怨不得你,咱们大宋兵弱,确实比不过北辽,非是一时能改变。”
章惇叹息一声,道:“陛下,所以得坚决实行新法,唯有新法才能强兵!”
哲宗笑了笑,点头道:“章爱卿所言极是,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先渡过这一关再说罢!”
章惇道:“陛下,辽贼前来,不外乎求财求物,以养自身,不如坚壁清野,让他们知难而退!”
“难呐……”哲宗摇摇头,愁容满面。
……
他负手踱步,暗自思忖,看来,萧先生正在躲着自己,不但自己不朝面,还将家眷移走了。
她们离开,自己又不能羁绊,否则,惹恼了萧先生,后患无穷。
可她们一走,自己更寻不到萧先生了,如今辽兵压境,取胜之机,唯在萧月生身上。
他仰头望天,暗自叹息:萧先生呀,萧先生,你为何就不能助我一臂之力,救大宋于水火呢?!
章惇瞥一眼哲宗,见他脸色沉重,愁容凝眉,也是暗叹不已,大宋虽繁华昌盛,但兵力薄弱,却是受北辽的欺凌,委实可恨。
不过,太祖爷当初立下的规矩,酿成如今的苦果,想要改变,却非一朝一夕之功,无益于眼前的危机。
唯今之计,只能割肉饲鹰,喂饱了他们,争取时间强兵,日后再报此仇!
但如今的陛下,年轻气盛,怕是咽不下这口气啊!
一旦开战,若是兵败,不仅失了前一阵子刚涨上来的士气,也会让官家失了锐气,非是大宋之福!
君臣二人正默然无语,忽然外面传来一声柔和的声音:“官家,萧府有人呈信上来!”
“萧府?!”哲宗精神一振,忙道:“快快呈上来!”
“是。”门帘掀起,一个青衣老宦官轻轻进来,鹤发童颜,手执拂尘,来到龙案前,呈上一封信。
哲宗一把夺过来,撕开信封,抖开一张素笺,脸色变幻,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章惇吓了一跳,忙道:“陛下……”
第643章 树屋
哲宗哈哈大笑,状似癫狂,吓得章惇色变,顾不得礼仪,上前去扯哲宗袖子。
哲宗一怔,转头看了他一眼,停住了笑。
章惇松一口气,陛下目光清明,并非自己所担心,忙道:“陛下,可是有什么大喜之事?”
哲宗呵呵笑道:“章爱卿,北辽退兵了,你说,是不是大喜事?!”
“果真?!”章惇一怔,随即恍然失礼,诚惶诚恐:“臣非不信陛下,只是此事也太过匪夷所思!”
哲宗再次大笑,大步流星下了丹墀,出了垂拱殿,站在殿门前的台阶上,迎着阳光仰天大笑。
章惇满脸笑容,跟着出来,抱拳道:“恭喜陛下!”
哲宗甩了甩胳膊,做了个扩胸运动,笑道:“真乃天佑我大宋,那耶律洪基竟然病倒了,哈哈!”
“原来如此!”章惇大喜过望,忙道:“真乃天佑也!”
哲宗深长吐纳,看着太阳,眯起眼睛来,若有所思。
章惇不知皇帝所思,心中暗自高兴,终于消了这心腹大患,这次过后,定要加强军士战力,否则,下一次北辽再来,危矣!
……
哲宗暗忖,果然是萧先生,不声不响中,将解决了这泼天大麻烦,弄伤了耶律洪基,令辽军退兵。
真是一人抵得过千军万马,大宋有了萧先生,幸甚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