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告诉我,我是世界第几帅”
“我靠,up主诈尸了”
“这个标题,完了完了,军武娘进去了”
“抗议,这是换着方法当鸽子”
“同志们,军武要成为有生之年系列了”
“军武刺猬面更新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我是新历8102年穿越过来的,军武刺猬面依旧没有更新”
“震惊,某up主因视频获罪,真相竟然是这样”
“前面的兄弟,震惊部需要你”
在密密麻麻的弹幕中,节目开始了
立于次元之上,俯瞰万千种族。今天的我们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审视着脚下的三千世界,但谁又能想到,我们今日所获得的一切辉煌,都是因为那场决定了母星未来命运的战争,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时空,以上帝视角,去分析和见证一番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地球历:公元2070年7月22日,在莫斯科城郊区的一栋别墅里,格里芬前时代三巨头的刘九黎、洛天磊和莱茵在别墅的露天阳台上举办了一次私人性质的茶话会,史称“阳台谈话”。
弹幕:
“那年阳台那些事儿”
“这历史事件的名字好随便”
“我经常去阳台,却没人陪我聊天”
“我经常带女朋友去阳台,嘿嘿嘿”
“前面的FFF警告”
“警告个屁,直接烧了!”
“有虐狗嫌疑”
这次的谈话,对当时还是格里芬安全公司麾下第六指挥中心指挥官的元首刘九黎,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日后美洲攻略的雏形,就是在此时确立起来的。
当时的世界刚刚经历了被称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战争,人类文明还处于艰难的复兴阶段,格里芬控制着当时世界七大洲的北美洲的大部分精华地区,时世界上排名第二的安全公司,拥有堪比国家的强大武力,时任公司最高指挥官的克噜格是个颇有战略眼光的领导人,同时也是元首的监护人,所以今天有不少人戏称元首是太子出身,后台梆硬。
弹幕:
“人家就是太子出身啊”
“我爸是李刚,就问你怕不怕”
“没用,当时元首的敌人可多了,光凭后台然并卵”
“谁在弹幕里科普下啊”
“+1”
不过即便是二代,不努力也是不可能登上巅峰的,作为外放指挥官,六指未来的发展,还得他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
因为夏威夷的地理位置问题,六指想要发展就必须走出去,当时六指的选择有很多,看上去也都不错,但哪条是最合适的呢?
这不但决定着六指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六指的发展潜力,不可轻易决断。
在阳台谈话中,莱茵和洛天磊给了元首三条建议,北上、中取、南下。
南下就是攻略中美洲,俯视南美洲,不断南下发展,以格里芬为大后方,不断开疆拓土,将中美南美变成自家的后花园,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中取则是经营西海岸,当时格里芬在西海岸有城市和据点,加上原本美国留在这里的工业底子,潜力也不弱。
北上则是将阿拉斯加收入囊中,以此为依托虎视加拿大,待时机成熟,挥师南下,饮马五大湖,剑指渥太华,雄踞北方,全面发展,从格里芬方面获得资源和补给,直到独立自主为止。
可以这么说,三项选择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劣势,南下虽然看上去美好,但热带雨林的复杂环境和庞大的辐射兽群是个大问题,复杂的后勤补给问题能逼疯当时最优秀的后勤长官。
中取策略要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原本的利益团体,格里芬内部也有自己的党派和结社,格里芬已经控制的区域,其内部的利益早已分配完毕,并且都是跟随克噜格打江山的元老们在把持,以元首当时的资历,够呛能站稳脚跟,即便是强行上位,也会面对各种麻烦,对于有远大抱负的元首来说,施展不开拳脚的地方没有吸引力。
那么,北上就是最好的选择了吗?
在我们今天看来,北上是一条成功的道路,但我们事后诸葛亮一番后,这条道路显然不是最优解。
首先就是阿拉斯加的地理位置,对当时的人们来说,零下五六十度的低温简直要人老命,每年的工作时长只有可怜的三四个月,有时候甚至两个月不到,而且阿拉斯加的工业区相对集中,几乎都在南部沿海地区,看上去广袤的大片土地上只有寥寥数人,总面积171万多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竟然只有五十万不到的人口,本地人口更是只有屈指可数的二十万多点,不夸张的说,只要控制了那几座关键的城市,阿拉斯加就没有悬念了。
人口、资源、工业都不占优势,元首为什么偏偏看中了这块土地呢?
据说元首实际上对阿拉斯加并不感冒,后来更是打算换地方发展,只是因为和铁血工造主脑伊莱莎的赌约,不得不在阿拉斯加和对方打一场,当然了,以上说法都是无稽之谈,这么扯淡的理由怎么可能有人相信。
弹幕:
“就是就是,那么大牺牲就是打个赌,你当是赌场里下注啊”
“我还听说元首掌握黑科技,当时就能打爆全世界呢”
“知乎大神们可是分析的有理有据,令人信服,钦佩钦佩”
“傻瓜才信呢,我又不是智障”
“元首天下第一,敌人都是煞笔”
“23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