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2 / 2)

格里芬共和国 主持人69 3153 字 2024-02-19

借着这样的机会,刘九黎开始在整个格里芬的范围内收集人形,不论是自律人形还是战术人形,我全都要!

格里芬控制区内的人口已经突破了八千万(人口普查的结果)战术人形一千五百万左右,自律人形三千万以上,总数超过四千五百万,这些人形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支撑着人类文明大厦的根基,格里芬现在的辉煌,至少三分之二是靠着对人形的剥削来聚拢财富。

这还是格里芬一处,放眼全世界的话,人形数量早就突破一个亿了,毕竟随时随地都有大量的人形被生产出来,而制造她们的根本就是人形生产工厂。

根据球球的推测,这些工厂绝对应用了刘国志提供的技术,因为世界范围内这样的工厂只有八个,分布为:华夏商业联盟三个、格里芬安全公司三个、骑士安全公司两个。

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过去了,这些工厂的数量每增加也没减少,并且都处于最安全的状态。

刘九黎的最终目标是将这些工厂全部纳入到自己的控制下,就算不能控制也要彻底摧毁。

这样就能完全阻断人类获得人形的通道,许多事情只有体会到失去,才会珍惜曾经拥有的美好,等到所有人类认识到自己的尽量以后,其他的工作就轻松多了。

毕竟,没有人形剥削,人类就只能剥削人类,到时候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格里芬这边还好说,有两个人形工厂在克鲁隔的控制下,剩下一个在格里芬内部著名军火商洛希公司的管理下。

克鲁隔手里的两个还好说,就是这个洛希公司不太好搞,它是私人企业,并且技术实力强悍,格里芬现役武器的百分之六十都是洛希公司设计并制造的,其他兵工厂都是授权生产的喝汤者,大头都被洛希公司赚走了。

话说为啥一家军火公司会这么牛呢?

因为这家公司算是继承了当年美利坚大部分科技实力的一根独苗,在格里芬成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他真的就是一家军火公司而已,只对控制自己周围的一亩三分地和贩卖军火感兴趣,等到格里芬异军突起,横扫北美的时候,他们面对的已经是无法抗衡的暴力机器了。

但是他们有底牌,那就是人形制造工厂,天晓得他们怎么会弄到这东西。

在表示愿意将人形制造工厂三分之二的产量交由格里芬作为保护费,并且愿意加入格里芬之后,克鲁隔允许了洛希公司继续存在下去,毕竟真要打一场大战的话,人形制造工厂是肯定保不住的,一座人形制造工厂就是海量的免费劳动力,这个利害关系并不是很难计算。

后来随着洛希公司越来越多的展现出自己的价值,并且鞍前马后的伺候着格里芬,一路努力到今天,怎么说也该给点奖励了,于是洛希公司的部分高层进入了格里芬董事会,同时占有了洛希公司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这个是格里芬董事会的集体占有,相当于格里芬董事会的每个人都是洛希公司的股东,克鲁隔是大头,占比30%。

不得不说,洛希公司很会做人,用相互利益关系将自己和格里芬绑死了。

值得一提的是,洛希公司的创始人是个美籍日裔,名叫川岛正雄,而洛希公司的前身是著名的世界军火公司,也是少前世界的美国最大的军火公司,地位等同于洛克希德马丁。

三战之后,世界军火公司总部所在的华盛顿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土,时任纽约分公司总经理的川岛正雄另起炉灶,这就是洛希公司。

顺便一提,洛希公司还有个别名叫八重樱公司。

为啥叫这个名字?

事情要从川岛正雄重组世界军火公司后说起。

在完成了新公司的重组之后,按照惯例,过去的名字该换掉了,于是洛希公司应运而生,接下来要决定的就是商标问题。

作为一个美籍日裔,川岛正雄选择了樱花作为公司的心logo,只是在制作的时候,工作人员因为疏忽,导致出来的成品变成了两朵交叠的樱花,重影了。

然而这个失误却让川岛正雄觉得很酷,非常有特色,于是就成为了公司的新logo。

所以那段时间里,洛希公司又被称为重樱公司。

后来,公司一路发展出了八个规模更大的子公司,logo全都是重影的樱花加上其他什么作为标识,八重樱公司的名字由此而来。

当然了,这个名字刘九黎听起来简直槽点多的不要不要的,但名字这种东西根本无所谓,我管你叫八重樱还是九重凛,重点是别妨碍我。

只是谁都没有料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个名字相当别致的公司,会做出多么作死的大事儿,直到万劫不复……

PS:哈哈哈,七千字,就问你们怕不怕!

PS:接下来更新《为腐朽的世界献上爱与正义》,大家快点来投票吧(*?ω?)

第729节 第712节军武刺猬面:白令炮战

2071年12月14日,伴随着白令海峡对岸的一声炮响,持续五年的白令炮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为何刚刚结束了一场鏖战的阿拉斯加硝烟再起,这场持续五年的炮战背后,又映射出当时怎样的世界局势,本期军武,我们就从后人的角度看历史,用最客观的视角,分析、解密、深究一番,这场在第六指挥中心发展壮大的重要关头所爆发的史上最大规模官方骗炮行动”。

2071年6月23日,阿拉斯加战役正式结束,刘九黎从春田指挥官的手中接过了阿拉斯加的控制权,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然而,就在第六指挥中心上下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2071年12月13日一次偶然的空中侦察的结果,却像是一桶冷水浇在了所有人的心头。

就在前一天,铁血工造的一支侦查小队,在夜幕的掩护下登上了距离阿拉斯加不足一海里的水滴岛。

这座小岛非常的不起眼,仅仅是因为岛屿造型酷似水滴,于是才有了水滴岛的名字,是原本生活在这里的当地渔民随便起的,但如果在这座岛上建立前沿侦查阵地的话,能够监控阿拉斯加沿海上百公里的海岸线,如果搭建起雷达系统,整个阿拉斯加白令海峡一代的沿海地区,都将在铁血工造的监控之下。

而这比起之后侦查所发现的结果,仅仅是小小的开胃菜而已,更近一步的侦查显示,铁血工造正在调兵遣将,白令海峡的对面大军云集,眼看就是要横渡海峡,进军阿拉斯加的节奏。

此时的阿拉斯加战役刚刚结束不到半年,铁血工造的再一次卷土重来,让格里芬上下倍感紧张。

之前的战斗中,铁血工造给第六指挥中心带来的巨大损伤历历在目(真实情况格里芬高层并不知道),如果放任铁血工造登陆,之后等待格里芬的,将会是一场惨烈的持久战。

当时,元首曾经将一份战况推导文件上交给格里芬,文件内容如下:

1、铁血工造的进攻能力非常强悍,目前的格里芬很难在野战状态下取得对铁血工造的决定性胜利,这意味着格里芬方面只能采取防守反击,以空间换时间,与铁血进行拉锯战。

2、铁血工造的主力智械部队拥有庞大的数量,在宏观战场上形成了压倒性优势,局部战场有铁血人形压阵,我方采取特种战的成功率几乎为零。

3、铁血工造一旦登陆阿拉斯加,他们一定会建立前线基地,在总结了之前的失败原因之后,铁血这次的进攻将会如同排山倒海。

综上所述,阻止铁血工造的唯一方法就是让他们无法登陆阿拉斯加,只要铁血工造没办法在陆地上获得稳定的立足点,他们羸弱的海军就无法从其他方向上突破我们的防线,因此采取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方法是最稳妥的选择。

除此之外,元首还详细说明了一旦铁血工造登陆,会给整个北美带来多大的破坏,尤其是五大湖工业区,那里可是格里芬百分之七十的工业产能的命脉所在,如果铁血采取进攻阿拉斯加,直取加拿大,南下美利坚的战术,那么格里芬最精华的地区将全部暴露在铁血工造的打击之下,这样的损失是无法承受的。

作为在阿拉斯加战役中获得最终胜利的指挥官,首的建议很快得到了当时格里芬高层的一致认可,他们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不惜一切代价将铁血工造拦截在白令海峡,为此就必须增强阿拉斯加方面的武装力量,并完善基础建设。

就在会议进行的时候,2071年12月14日,白令炮战的第一炮已经打响,伴随着木星炮发射的第一枚炮弹划过苍穹,战争的硝烟再一次弥漫在整个阿拉斯加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