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1 / 2)

格里芬共和国 主持人69 2934 字 2024-02-19

平海这边出问题,其他舰娘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应瑞因为控制过猛,导致反馈系统瞬间出现大量育碧,死机了。

肇和控制的火箭发射系统炸飞了靶场隔壁的辐射兽老巢。

逸仙在进行动力系统调速的过程中,系统突然自己宕机,飞出去的螺旋桨追着研究人员跑了个三千米。

宁海这边倒是没出问题,但舰载雷达的开发工作遇到了平静,实用化的灵能一体式雷达体积太大,工作人员正在想办法把这个大玩意儿塞进排水量四千吨级的战舰舰桥内。

长春控制的导弹完成了我杀我自己的神级操作(第一枚导弹飞出去之后,第二枚导弹直接奔着第一枚导弹去了,并将其成功击毁,不考虑实验内容的话,这是一次成功的大气层内导弹拦截试验)。

重庆进行舰体模型控制测试的时候,不小心把实验模型搞沉了。

总之,大家工作内容基本上可以用“事故百出”来形容,这样的武器要是上了战场,估计在被敌人打沉之前,自己就得先转行当深海舰队。

不过巨大代价的背后是非常值得的收获,海量的实验数据不断完善,零号试验舰的设计模型,也从最初的图纸阶段,逐渐过渡到实用化阶段,并开始制造实用化的数据模型。

公元2073年11月11日,在众多科研人员的努力,球球的强悍外挂支持,地球一边的代码尖兵们的全力辅助霞,零号试验舰平海号正式下水。

PS:正片来了。

PS:预计最快今年年末,最晚明年三月份结束这本小说。

PS:也是感谢大家至今的陪伴,让我收获了许多,这本试水做的成绩,老实说,我个人已经非常惊讶了。新小说已经开始开始进行大纲构架,这次是不同的异世界冒险题材,到时候期待与大家的再次相遇(#^.^#)。

第742节 第720节铸舰太平洋:管理委员会的意见书

2073年11月11日,零号试验舰平海号正式下水,宣告第六指挥中心开始进军蓝海。

平海号试验舰:

排水量:满载六千五百吨

舰长:112米

舰宽:22米

结构:三体船

最高航速:45节

标准航速:36节

乘员:58人(除平海外均为技术人员)

为了尽可能测试多的武器系统,平海号上面堆满了各种武器,这种结构下,隐身性能什么的就别指望了,完全是粗暴狂野的毛子风格,这也是后世许多军迷们调侃的“满身腱子肉的平海”这个梗的由来。

对这样一艘满排也不到七千吨级的军舰来说,装上这么多的实验用品,危险系数不比带着三星手机上战场低,哪怕在众多技术人员的细心照料下,天生就体弱多病的平海号,依旧是小病不断,大病常犯。

就在平海号下水后的第二天,在进行最高航速测试的舰船突然失去控制,好在平海急中生智,在紧急疏散了全部技术人员之后,她控制着几乎暴走的军舰成功搁浅,避免了更近一步的事故。

但此次事故也给刘九黎提了个性,马上颁布了一条新规。

“以后再出现类似情况,所有人以自身生命安全为第一要素,军舰沉了就沉了,大不了我们造新的,谁要是敢拿人命开玩笑,就自己给我去军事法庭报到!”

在人才和设备的选择上,刘九黎有资本挥霍,更明白人才的重要性。

再好的船也是人造的,人没了,要船有毛用。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作为试验舰,平海号的数据库内装载了大量的珍贵实验数据,如果损失了试验舰,那么这些资料基本上都保不住比起损失掉的资金,时间上的损失才是最让人心疼的,这意味着前期的所有工作都要重新来过。

毕竟资料上传也需要时间,源网连接所需要的大型中转设备体积超标,而且短期内根本没有缩小的可能,所以平海号上的资料上传系统使用了最直接的中转媒介一平海。

对,别忘了,人形由于其自身设计的根本就是秩序起源的技术,所以能够连接源网,虽然上传速率不是很高,但最起码解决了保密性和安全性的双重问题。

新的问题就是,传输期间,平海不能离开战舰,因为目前战舰的感应系统还做不到超远程遥控。

更何况这个功能加上去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海军上岸,要么是回港休息了,要么是战场上船沉了,哪个都不需要考虑远程遥控的功能,以第六指挥中心的港口防御力,就算是进入末端制导状态的分裂式核弹头都能给你一个个的无害化敲下来,区区全球快递,切。

但有了保驾护航的制度,不代表问题就不发生了。

2073年12月15日

随着入夜前的一声惊天巨响,北方军港瞬间拉响了战斗警损,只是他们要迎战的不是敌人,而是一场事故。

最新装备的灵能反应炉在给引擎进行最高峰值供能测试的时候,由于系统程序内部的一个BUG,导致了局部高温过载,而平海号上搭载的工程球前往维修的时候,被灵能分解的基本粒子正处于高活性状态,现场突然发生了爆燃,这直接导致了上层的弹药库被引爆,巨大的爆发引起了连锁反应,平海号堆放武器过多的问题,此时变成了致命的弱点,舰体左侧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好在当时舰上只有部技术人员,加上损管得力,最终避免了坐沉港内的事故,即便如此,仍有七名技术人员当场丧生。

2074年1月17日,维修一新的平海号开始进行远洋测试,为了安全起见,平海号从北部省的北方军港出发,一路南下到南部省的朱诺军港,但由于缺少航行经验,舰船在中途发生了触礁事故,险些搁浅,所幸平海号的用料够扎实,没有大碍。

但1月19日上午的时候,新装备的灵能立场驱动式引擎再次发生事故,平海号一度失去航行能力,直到下午17:21,险情才在大家的努力下被控制,但远洋航行测试也只能到此为止了。

从2073年11月11日开始,平海号总共发生大小事故1237次,平均下来,每天都有那么几个小时在发烧感冒,甚至打针吃药,更严重的时候更是直接返厂大修。

所以在后世的共和国军迷圈内有这么一张同人图,平海躺在床上打着点滴,一副病快快的样子,而被娘化的元首御姐在忙着给平海敷冰毛巾。

对于自己一手推动的海军建设计划,元首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和关注,要知道,平海号所有的设计图,元首都看过,随便哪一张都能手绘出来。

事实证明,在满排六千多吨的军舰上装备那么多的测试武器,属于典型的作死行为,以第六指挥中心目前的技术水平,远洋军舰的排水量标准,至少要到万吨级以上,是标准排水量万吨级。

现在,这个问题刘九黎自己是很清楚的,试验舰的作用就是收集实验数据,这些数据都是为了给接下来制造的新式军舰提供技术支持。

最初,新型军舰只是在零号试验舰的基础型号上进行调整升级,但随着后期越来越水涨船高的技术指标,主要是各项新技术的出现刘九黎这边的要求也开始跟着同步上扬。

初始设计图的标准排水量为五千八百吨,但仅仅过了不到一个月,指标就被提升到了七千吨级,到2074年3月份的时候,一款革命性的武器横空出世,这就是灵能雷达的舰载版本,在两个世界,上万名科研人员废寝忘食的努力下,终于从图纸变成了现实。

但舰载版本的灵能雷达,体积依旧不小,算上配套的辅助设备,平海号的新式二号舰设计指标,顺利突破万吨大关,三改图纸的标排达到了一万一千吨。

可设计人员还没来得及为自己的努力欢呼时,六指未来战争之神在帕斯卡博士科研团队的欢呼声中被推出了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