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画面:杨忠诚在造船厂码头上
“船厂就是我们的战场,为了祖国,为了家人,为了我们千千万万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太平盛世,同志们,用我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完成我们的航母,共和国万岁!”
“共和国万岁!”
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核动力航母的建造难度,相当于现在次元舰队主力舰的生产周期,但杨忠诚率领船厂的三万名员工,带着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革命精神,全力以赴,昼夜赶工,仅仅三个月,就完成了共和国号航母百分之八十的建造工作,杨忠诚本人更是直接把家搬到了船厂办公室里,每天起床就办公,经常一边吃饭一边翻文件,每天至少要巡视三次,他是当时船厂唯一一个,不需要看任何标识和图纸,就能在航母里巡查时不迷路的人,航母内部的四千多个舱室都有他的足迹,甚至在百岁高龄之后,这位可敬的原大连北方造船局老局长,仍能回忆起当时共和国号航母上的每个细节。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随着战争的爆发,以及核大战的开始,华夏方面意识到,国内的各大重要战略设施,都会遭受敌人的核打击,于是开始迅速疏散大城市和防护性不够的大型设施内的人员,大连北方造船局赫然在列。
不过在杨忠诚的努力下,国家绝对对已经快要建造完成的共和国号航母采取保护措施,转移到南方的隐蔽港口进行保护。
杨忠诚没有跟随大部队进行转移,而是申请随共和国号一起南下,跟着他的还要原大连北方造船厂的一百二十名技术工人,靠着这些人手,至少能够对共和国号航母进行最低限度的维护工作。
此时的共和国号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只差基本的舾装工作,随便一座普通的军港就能完成后续工程,所以杨忠诚本人对航母的完工,还是持乐观态度的。
只是,有些事情,并不会随着个人意愿的乐观,而向好的方向转变。
随着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核烟云渐渐散去,整个世界陷入了更大规模的动荡,辐射兽的爆发,国家机构的解体,让共和国号航母的前景,瞬间变得黯淡起来,随着北方国土的全面沦陷,华商盟在南方的崛起,停靠在秘密港口的共和国号航母,瞬间成了没人要的孩子。
看着国家的心血,自己的梦想,就这样在港口中渐渐锈蚀,不甘心就此放弃的杨忠诚,开始了整整十年的游说之旅,对他来说,那是黑暗又绝望的十年。
没有国家体系的支撑,没有完善的工业基础,看上去威风凛凛的共和国号,对当时的华商盟来说,只是个养不起的败家孩子,杨忠诚一次次的努力,换来的是一次次的闭门羹,甚至是各种冷嘲热讽,即便如此,这位老局长,仍旧没有放弃。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场更加致命的打击,几乎将这位执着的老人摧毁。
弹幕:
“不!我不要看那个画面”
“老婆,你不能走!”
“给我枪,我要穿越回去毙了那群混蛋”
“杨局长o(╥﹏╥)o”
电影画面:共和国号停靠的港口,一群工人正准备拆船
“干什么,你们要干什么!这是国家财产,谁给你们的权力,谁给你们的权力!”
“老杨,是我带他们来的”
“老吴,你疯了,你现在,马上带着这群人,滚出去!”
“老杨!你听我说,没了,我们的国家已经没了,共和国号已经完不成了,我们天天守着这个铁疙瘩有什么用,还不如卖个废铁,给大家弄口饭吃,你看看这些老伙计们,我们现在天天连粥都喝不上了,你爱这艘航母,我也爱,我们这辈子的汗水和付出,不都是为了她吗,可是……可是国家都没有了,留着没人要的航母有什么用啊,这都多少年了,我们不可能完成她了,放弃吧,与其看着她就这么烂在海里,不如给老伙计们留条活路,我们都已经老了,没几年活头了,下一个太平盛世,我们看不到了啊”
“不行,绝对不行,不能卖,绝对不能卖!等等,你们要干什么,放开我!放开我!你们这是犯罪,这是对国家的犯罪!”
夕阳下,工人们举起了手中的工具,一下又一下,每一下都砸在杨忠诚的心里,他咆哮,他哀求,他泪流满面,但是没用,曾经的战友们流着泪选择了沉默,而周围的年轻工人们无法理解这种感情。
“那老东西哭嚎什么呢”
“好像是叫什么国家财产,我们没权处理”
“扯淡,这废铁一样的玩意儿,也就卖废铁了,还能开出去不成”
“别这么说,听说生活在国家时代的人,都有信仰”
“信仰?信仰能当饭吃”
“行了,赶紧干活儿,这一票能赚不少呢,我能让我家娃儿多吃点好的”
“大家抓紧干啊,半个月之内完工有奖金”
一边是想着奖金的工人,一边是痛哭流涕的老人,两个时代,两种感情,在一片空旷的甲板上,硬生生隔离出了两个世界。
那天晚上,杨忠诚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孩子向自己招手,她说谢谢,然后又说,自己该走了,以后再见。
杨忠诚看不清对方的面容,但是他拼命的追,也不知道自己在追什么,但是一定要追上才行,但是梦醒之后,手里却什么都没有。
他终究还是没能追上。
共和国号航母的落幕,是那个无国家时代千万个缩影之一,在那之后,杨忠诚大病了一场,甚至想过一死了之。
历史采访记录:杨忠诚生前接受采访
“但是我不能死,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就是不能死,我心底有个声音告诉我,活下去,活下去就一定能够看到胜利,所以我挺过来了,不管多想死,绝对不能死,绝对不能!”
失去了共和国号的杨忠诚,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了五年,但即便是这五年的时间里,这位老局长仍旧做了许多事情。
他用尽自己最后的人脉和积蓄,保留下了共和国号的四十五吨设计图纸,加上全套的其他技术细节文件,在之后的三世多年里,他经常做的事情就是反复核对这些图纸,以及翻开这些资料和数据。
晚年的杨忠诚记性很差,经常连自己的家人都叫不对名字,但凡是涉及到共和国号航母的事情,他却连一个小数点都不会记错。
时间继续向前,直到2074年,杨忠诚当时104岁。
也许一个人的努力对于整个时代来说,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但杨忠诚半个多世纪的坚持,最终换来了一个几乎不可能的奇迹。
从地球纪元2072年开始,元首开始与华商盟合作,退出了老兵扶助计划,大量的华夏人移民阿拉斯加和加拿大,最高峰时期,一年移民的人口就超过一千万,几乎掏空了华商盟麾下的人口库存。
杨忠诚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跟着自己的孙子来到阿拉斯加的。
在见识过阿拉斯加的繁荣之后,在得知元首是个华夏出身的指挥官后,这位老人心中早已熄灭的火焰,又再一次燃烧起来。
他的直觉告诉他,这是自己的机会,也是唯一的机会。
只是,想要简单当时已经是最高指挥官的元首,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杨忠诚毕竟不是老兵出身,不享受老兵扶助的待遇,仅仅是作为普通移民来到阿拉斯加,在多方求助无果后,这位老人想到了一个仅剩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