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山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殿试的排名出来得很快, 听说自己竟是二甲传胪时,杨厚泽下意识握紧双手,这个结果与他设想的不太一样。
正当他为自己能取得这么高的排名,坏了他的某些计划感到意外与烦恼时, 他的那些同窗们却都在为他打抱不平。
这些人大多都是凌山书院中的佼佼者, 即便大半都在今科落榜, 但也不乏榜上有名者,水平都很不错,却都很敬佩杨厚泽的才华, 甘心屈居在他之下,都认为他应该是他们这一届的考生中, 才华最为出众的那个。
可是这次大考, 杨厚泽先是在会试中只考取亚元,在殿试中,竟然还只拿到传胪之位,也就是第四名。
与此相对应的是, 他们同为凌山书院出身的另一位同窗, 竟然考取榜眼之位。
而那榜眼不仅往日在书院中的成绩,从来都不及杨厚泽, 在会试中,也考了第七名而已。
因杨厚泽曾在好友面前表达过担心朝廷对他杨家有成见,可能不会希望看到他这个杨家人出仕的担忧。
可他实在不想辜负自己多年来的苦学,也不想就此放弃一直以来想要报效朝廷, 为百姓谋福祉的愿望,才想在这次的大考中全力一搏, 希望能取得一个好成绩。
所以这些人坚信杨厚泽有着状元之才, 就算稍有意外, 至少也能位列一甲,怎么都不至于落到二甲。
此前的谋划在此刻顺利实现,听到同窗们的充满愤愤不平的质疑,杨厚泽不仅没有感到高兴,还十分真诚地劝大家要心平气和。
“能考取传胪之位,已经是厚泽的莫大荣幸,厚泽对这一排名结果心服口服,还请诸位千万不要为此感到不平。”
可惜他此前也是用如此诚恳的态度说那些茶言茶语,让大家更敬重他的人品的同时,反倒更加为他鸣不平,纷纷闹着要去礼部申请复查。
临行前,黄正举还大声道。
“厚泽兄不用担心,是我们认为以厚泽兄之才,不该连三甲都排不上,无论复查的结果如何,都与厚泽兄无关。”
杨厚泽想拦却拦不住,只能看着他的二十几位同窗雇客栈的马车,迅速往礼部而去,满脸的焦虑和凝重。
落实殿试排名后,礼部尚书何广成才骑着自行车离开皇宫,回礼部衙门。
作为被赏自行车的大臣中,年龄相对最大的那个,何广成对此十分自得,对自己的自行车也特别爱惜。
刚下自行车,正小心查看自行车的车胎情况时,差点被突然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