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博文忙点头道“是是是,你看我一说起工作就什么都忘了,李总请坐,我们先点菜呵呵。”
三人都各自点了几个菜,不一会菜便上齐,陈博文见李子凡不方便喝酒,便也一起喝了茶,三人边吃边聊。
李子凡向陈博文详细地介绍了广信那笔资金目前的盈利状况,以及今年的预期收益。陈博文听了很是满意,表示将会加大在凌云的投资额度,并且每年都会有新的资金进行投资。
李子凡心中有些疑惑,但他还是试探地问道:“陈总,我有些事比较好奇,有个问题不知道能不能问?”
陈博文微笑着说:“当然,李总随便问,只要我知道都可以告诉你。”
李子凡喝了一口茶道:“广信近几年每年的纯利润增长率都超过了 50%,最高的前年甚至达到了 74%。按道理广信是在没必要来凌云投资,我们一年盈利基本都在 15%左右,最最高也不会超过 25%,您为什么还想加大在我们公司的投资?”
陈博文放下手中的茶杯,认真地说:“李总,我知道你们凌云是一家很有潜力的公司,我相信你们的团队和产品。我来凌云投资,不是为了短期的收益,而是为了长期的合作。”
“李总,不知道对居安思危这几个字你是怎么理解的。公司能够快速扩张自然是好,但越是高速发展的时候越要有危机意识。”
“很多公司看似风光,风头一时无量,但过不了几年便一败涂地,横大便是前车之鉴。”
“当年的横大如此风光当时有几人能想到如今会落得如此下场?虽然我们公司不会去学横大的发展模式,但我也想给公司未来一个保障。”
“所以我想无论公司每年盈利多少,我都会拿出5%的利润凑个整数交给你们投资。这样未来即便集团有些什么振动也不至于伤了根本。”
“而这些钱是广信遇到危险时最后的倚仗,所以投资公司我也要慎重的选择。当初可心给你们公司的那五千万,其实就是我想试试水。”
“可心虽然说你多能干,但她和你毕竟有着交情,难免主观了一些,现在看来她是没有说错。”
李子凡细细琢磨着陈博文的话,感觉这位老人实是有着大智慧的人。当一个公司处于如此快速的发展阶段,绝大部分的人都会把每一分的资金都用到极致。
因为这个时候投入越多回报也越多。没人能准确的预知自己的公司上限在哪里。即便原有的业务已经饱和也会投资其他新业务。
因此很多公司最后都倒在了资金链断裂的问题上。能像陈博文这般想的更加长远的,似乎只有朱长庆。
但朱长庆显然还不如陈博文。朱长庆是不想再发展,而陈博文是在为自己的公司买保险。格局上显然高了不止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