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穿越的第一次战斗 (第3/5页)
谢大海42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初步数了一下,大约有300多人。刘钧还发现了在一处洼地的临时弹药堆放点,如果不是居高临下,还真发现不了用草绿色篷布覆盖着的弹药箱。
按照分析,指挥部是第一个要打掉的目标;然后是对红军威胁最大的迫击炮阵地,再就是敌军的集结地。今天将是最关键的一天,趁着敌军还没准备好,对其发起攻击是最正确的。于是,刘钧打开军用平板,接收2万米高空上的“红星号”传来的数据,首先锁定了距离迫击炮阵地1200米的指挥部。
上午9点钟,当一切准备好之后,刘钧发射了炮弹,只听到“嗖”的一声,第一枚120毫米炮弹带着特有的哨鸣声离开了炮筒,迅速飞向预定的目标,属于“发射后不管”的射击方式。来不及观察爆炸的效果,他迅速将第二枚;第三枚炮弹打了出去。
巨大的爆炸声响彻南门嶂上空,刘钧对炮击的效果一点也不担心,打完三枚炮弹后,他马上用一大块迷彩布盖住这门立了首功的迫击炮,然后迅速跑到狙击阵地。
望远镜里,白匪军阵地已经是一片混乱,士兵们不停地抢救伤员,不停地灭火。团部指挥所被一枚120毫米爆破弹准确击中,无一人幸免。迫击炮阵地的6门炮被击毁4门,堆在旁边的炮弹殉爆,炮兵大部死伤。步兵集合点正中一枚炮弹,破碎的弹片杀伤半径超过50米,可以覆盖半个足球场,超过300名士兵伤亡,整个集合点都是嚎叫声……
3月9号早6点,李贺带领红军第三大队(共5个连)的红军战士从上坪地区出发先行突围,与国民党的拦截部队展开血战,最终突围成功,突围部队安全渡过了安远河,然后到达南门嶂。
李贺看着身后疲惫不堪的红军战士,心里十分沉重,5个连的红军战士,目前只剩下350人,而且个个带伤。为了保证突围部队的战斗力,部队把重火力全部配给了第三大队,其实所谓重火力也就两挺轻机枪和3支俗称“花机关”的冲锋枪,而且弹药所剩无几;最多一个冲锋就打光……从情报得知,前面的南门嶂,一个团的白匪军精锐部队已经设好阻击阵地,等待红军的到来。对于如何突破这形似火墙的防线,李贺是一点信心也没有。虽然后面还有第四大队跟进掩护,但他们同样疲惫不堪,而且还要掩护一批红军伤员,所以行军速度缓慢,身后追击的国民党军队越来越近,已经没有退路,唯有血拼了!
李贺让大家原地休息,整理装备,做好突围的最后准备。其实也没什么好准备的了,枪不多,弹也缺;没枪的把梭镖、大刀再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