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上天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居正顺势与天子商量起了增补阁臣之事。
归政要有归政的表现,万历五年时,张居正直接提选了马自强、申时行二人,天子只需要盖印就足够了,但这一回,他竟然要归政,增补的阁臣必得是在他退后能守住江山、又受天子器重之人。
张居正毫不遮掩,他所选之人是柳贺与王锡爵。
柳贺是他的门生,他是举贤不避亲,也不担忧旁人说什么,毕竟柳贺如今资历也够,为官后的种种作为满朝文武都能看见。
王锡爵虽与张居正不太对付,但王锡爵是难得的正直之人,张居正自忖,待他退后,张四维与申时行二人性子都太过圆滑了,一旦有不利事,这二人会选择避退。
且遇上不得不为之事,若阻力太多,这二人必然将上上下下都打点清楚,遵众人的意志行事,但这般下去,事情便难以推进。
张居正为首辅时可靠强硬的手段令百官遵他命行事,官员们纵然不愿,也不得不听他号令。
因而不管怎么说,内阁中需有一位直臣。
何况柳贺与王锡爵是天子最为信赖的两位讲官,这也有赖二人纯直的个性——天子年少,便最
厌旁人欺哄于他,柳贺是迂回着有事说事,王锡爵是直接有事说事,目标都是一致的。
提到王锡爵时,天子倒是满口答应。
提到柳贺时,天子面上却露出了纠结的神态,张居正何其敏锐,自然一眼便能看出。
天子没有理由不允柳贺入阁,何况这出自他的提议。
那么,缘由在冯保,还是李太后?
张居正快速地猜出了答案,必然是李太后。
冯保因罪己诏一事已得罪了天子,虽说他将这锅甩给了张四维与申时行,天子却将他惦记上了。
后来又出了《育言报》的事,李太后逼着张居正与冯保查封《育言报》,张居正那时已有退意,又何苦在最后关头得罪天下读书人?
冯保也是不愿,但他毕竟是内侍,身家性命皆系于宫中,李太后的命令他推脱不掉。
所以后来才有了沈和出马,他其实并未遵照冯保的安排办事,但不管怎么说,他是冯保的下属,沈和丧心病狂到矫旨作乱,就算命令出自慈宁宫,天子却不会真正把这笔账记在李太后头上,冯保这锅又背上了。
张居正要归政,冯保其实十分不愿,但他并未着急跳出来,是担心更进一步得罪天子。
若张居正退了,天子亲政,冯保在天子心目中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