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兵科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栋楼的楼顶。
吴林禹呢,和另一个陌生的面孔分在一起。他俩的哨点,就在校门的那栋大楼上。
中年人姓罗名勇,非常健谈。我俩一路说笑,往科技楼走去。路过停车场时,我特地留意了一眼四匹马儿们。让我意外的是,陈莉姗和那几个小孩儿然围在马边。陈莉姗抱起其中个子最小的一个,让他坐下马背。
坐在马背的小孩儿按着马脖子,咯咯咯的笑个不停。陈莉姗的脸上,也挂满了甜美。真好,她总算是迈出了重新和小孩子打交道的第一步。
走上楼顶,罗叔带我去到了他们所谓的放哨点。放哨点就在天台的围墙边,那里摆着一张小桌子,一张折叠躺椅。小桌子上,小桌子下,尽是瓜壳纸屑,还有几罐啤酒。原来放哨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严肃,也是可以伴有闲娱的。
罗叔走过去,将步枪搁在墙边,一屁股坐到了躺椅上。他对我说:“后生,我来告诉你规矩。咱们一人一班,一小时换一班,今天你第一次上来,就先轮你。”
我走到围墙边,发现我只比围墙高一个头,看不远。我问罗叔:“是不是要翻上去?”
“嗯,”罗叔从椅子底下扯出一张毛绒绒的垫子,“屁股坐久了会冷,你把这个垫上。”
反正坐天台也不是第一次了,我接过垫子,熟练的翻上了围墙。楼不高,但坐在墙上,视野就开阔了。原来楼背后是一片山丘绿林,更背后,还有一面宽阔的江水。江对面,是好长一排沿岸而立的高楼。高楼群数不清有多少,一岸连绵,看不到尽头。江面上,也还泊着好多货船:有长的,有短的,有瘦的,有肥的。它们停在江面,随着水波,偶尔晃动。
视野的豁然开朗,让我禁不住感叹了一声。我对罗叔说:“嘿,这后边儿有条江诶!”
“是啊,长江,长得不得了。”罗叔剥着手里的花生说。
“天呐,好漂亮。”我继续感叹着。虽然在我的家乡,也有差不多的江景,但亲眼所见,总是要胜于泛白的记忆。
罗叔嚼着花生笑了笑,没有理会我的二次感叹。我眯起眼睛,继续寻找江岸线的尽头。罗叔一直没再开口说话,只是隔几秒就要剥一粒花生。我问他:“我坐这上边儿,那你干嘛?”
罗叔吞下了嘴里的花生仁,不知所然的看了看周围,又看回我。他答道:“我等着换你的班啊,还能干嘛?”
我有些无语,只得转回头,撑着枪,望回面前开阔的、凝固的江景。
其实,在楼顶放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