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安置百姓 (第2/3页)
满地是菠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匈奴几番劫掠之后,所剩无几。现在住户不过二百户。若将城中空室改造与难民住,想必够用。只是刚开始这一年,需得从长安调来一些粮食周转,两三年后,我相信这里会重新恢复繁荣。” 夏侯渊点点头,觉得刘封不仅武艺高强,处理民事也是一把好手。 孙乾心中大喜,我家公子看多了民间疾苦,终于不再做甩手掌柜了,我也省心了。 夏侯渊转头想看看曹彰对此有什么看法:“三公子如何看此地光景?” 曹彰想了想:“破烂地方,没什么好看的。要说这后山嘛,有点鸟兽,可做猎场,给父亲打猎倒是不错。” 说着,将手中啃剩的骨头用力一抛,抛入草丛中,几只藏匿的野鸟惊叫着飞出。 “忠嗣公子,你又如何感触?” 刘封看着断壁残垣,破败民居,便吟出一首杜甫的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夏侯渊不禁称赞:“公子好才情。” 此时五言诗虽不像唐宋那么流行,但文人才子已有传诵,眼前的蔡文姬就是汉末着名的五言诗名家,曹丕曹植也都是五言诗的高手。 蔡文姬默默念了两遍,只觉得这随口吟出的一首诗,艺术水平之高,足胜自己写过的所有诗篇。 另外,也可以看得出,曹操和刘备的儿子对国家情怀的理解和感悟,确有不小的差距…… 只是…… 这时,蔡文姬的大儿子替母亲问出疑问:“恩师,你并无白发,为何说白发搔更短呢?” 刘封淡淡的一笑,又叹了一口气:“身无白发,心有白发,芸芸众生,皆是牵挂……” 这一刻,他把一个忧国忧民的汉朝士子的光辉形象演绎到极致。 蔡文姬心道:人皆言曹植公子才华横溢,傲古烁今,这刘封公子的才情怕是一点不差。 几人正聊着,程昱和“龙广”回来了。 夏侯渊问道:“程先生,安排的如何?” 程昱的脸上浮现出一丝颇为复杂的情绪:“哦,事无巨细,皆已安排妥当。” “哦?”夏侯渊有些纳闷,安置一万多难民,让他办起来毫无头绪,怎么能说“妥当”? 这时,程昱将一绢布帛递给夏侯渊,夏侯渊展开一看,心中不免一惊。 布帛上把这片地域的图都画了出来,何处布置良田,何处加盖房所,何处开设集市,何处铺路设桥,标注得清清楚楚。 由谁来管理哪方面的事,也是事无巨细,用工整漂亮的小隶写得详详细细! 可以说,就算是一个普通的官吏,只要拿着这张布完全照着上面写的的去做,也可以把难民安置得相当妥当。 夏侯渊捋着胡须点点头,再看程昱,又有一番感悟:“程先生,公真大才也。” 程昱苦笑着摇摇头,小声对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