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灿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羡龄被这篇《守宫论》的立意给惊艳到了。
这可是明朝啊, 一个土生土长的女子,就能有“君王有道则守,君王无道则不必守”思想, 就像她独自在夜里色荒漠里跋涉,忽然逢着一棵开花的树, 再定眼一看,原来有许许多多花树隐在夜色之中, 这是何等的珍贵。
她将文章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 提起红笔, 在试卷左上角空白处标了一个显目的“第一名”。
晚上, 朱祐樘回来,等他换了衣裳, 坐在塌上歇息, 张羡龄便立刻拿着自己发现的这一篇宝藏文章给他看, 献宝一样。
“不试不知道, 女官之中真是人才辈出啊。”她感慨道。
朱祐樘倒有些意外,宫人试的结果这么快便出来了么?他以为还要等几天。
她办起正事来, 倒很有几分雷厉风行的样子。
他将那篇文章接过, 也有几分好奇, 能得笑笑如此称赞的文章, 不知写得怎样?他从前接触的女官不多, 唯有两个尚仪局的女官立在御驾后头, 手中时时刻刻拿着纸笔,默然记录, 偶尔也往后宫传达旨意。她们在后头无声无息的站着,很不显眼,除了“遵旨”之外, 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是以朱祐樘当真没想过,这些女官的才学如何?是否有什么抱负?左右记事传旨这件事,也不考察这个。
他翻开试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手工工整整的馆阁体。
光就这一笔字,就已是不凡,纵使放在殿试一甲的文章里,也绝不逊色。
他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内容,立意让人耳目一新,旁征博引、古今典故信手拈来,行云流水一般。
他不经感叹道:“不错,这是何人的文章?”
“还没拆封呢,暂且不知姓名。”张羡龄道。
她原本也想拆开试卷的姓名封条,看一看是何等人物写出的文章,正要动手,又想起还没到名次全定的时候,若是此时看了这一套卷子的姓名,也许会有些影响。
还是要等朱祐樘确认这一篇是第一名,事情稳妥后,她才好拆去封条。
“樘哥哥觉得如何?这篇可否为第一?”
“其他名列前茅的文章可在?我看一看。”
为显公正,朱祐樘将初选出来的前三甲文章都看了一遍,越看越感慨,原来这宫中女子亦不乏胸中有丘壑者。其他的《守宫论》于立意之上虽无第一篇那般惊艳,但也都言之有物、各有千秋。有这些人帮着笑笑管理宫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