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玄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交汇之地,扼守着游牧民族进入大同盆地的咽喉,大同失守,则北方骑兵便可长驱直入,借助大同盆地内部的平原优势迅速占领这一地区,故而大同在整个大同盆地内部板块的地位十分重要,明朝时期再此设立的大同镇,也是其与蒙古对峙的着名的戍边九镇之一。
大同盆地以南,北岳恒山与云中山相接,它们的存在阻断了草原骑兵的进一步南下,在大同盆地失守后,它们是农耕文明的下一道防线,坐落于这条防线上的关隘,最着名的便是雁门关与宁武关,宁武关位于大同盆地西南宁武县,在芦芽山东北、云中山西北的交界地带,与偏关、雁门关合称“中华三关”,一方面它不如雁门关依山成关的险要,也没有偏关虽然重要但相对而言远离核心区的距离优势,另一方面山西境内两条大河——汾河与桑干河都由此处发源,依托水路联通山西境内各大盆地显然更加便捷,宁武关若失守,向东可沿山路绕过雁门关直取忻定盆地之北,向南沿汾水谷道,则可以奇袭山西核心太原,因此宁武关成为了南北对峙交战的主战场之一。
明末农民起义军为解除侧翼威胁,鏖兵七昼夜才最终攻破宁武关,为后期成功攻陷北京城奠定了后方基础,同时也印证了有明一朝苦心经营的宁武关的险要坚固。
大同盆地之西,由于管涔山的存在而相对隔绝,然而越过管涔山再往西,便是山西北方防线的又一处着名关隘——偏关,其西边距离黄河仅仅十余公里,是北御蒙古、南卫西河的重要辅壁,然而由于其较为偏远的地理位置,距离山西的核心区域太原、临汾路途都过于遥远且山路绵长,因此相对于“中华三关”中的其他两关,战略位置并不显着。
这块战略要地,北南西三个方向都掌握在田虎、辽国和宋朝手里,唯独东边太行山处薄弱可攻,大同盆地往东,经由南洋河、桑干河可抵河北西北的战略要地——张家口、怀来一线,或自东南转入蔚县,再向南通过太行八陉之一的飞狐陉进入涞源盆地,对河北中部地区施以巨大的压力。
形容山西,人们最常说的是“表里山河”,但这个四个字实在有些肤浅,而山西真正的地理地形特征,是八个字——“封而不闭,山河破碎”,这样的地形造就了山西与东边河北省的天然省界,是太行山山脉;除此之外,晋北有恒山山脉与洪涛山脉,晋中有云中山、系舟山和太岳山;晋西有吕梁山;晋南有愚公想挖走的中条山与王屋山,四面环山,由于山西省内诸多山脉的存在,再加上人类利用这些地形特征修建了大量人工关隘,突显了分布在其中散碎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