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踏月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章、检查修改了下,确定没什么大的差错才将这三万四千多的存稿保存起来。
休息了一会儿后,又登陆添香文学城官网,将这九章存稿上传到作者后台,定好更新时间后,才关掉作者后台,转而打开《盛唐》的更新页面,查看最新的读者评论。
如今《盛唐》文下的评论已达五千多条,最新评论一下子又刷出来百来条,要一一回复还挺麻烦的,加上有许多内容近似的,柳若涵将所有评论看了一遍,回复了其中十几个颇具代表性的留言。看到不少读者蹦跶着表示对《新白》各种老套路的不满以及对于黄梅戏唱腔“对唱”形式的好奇,柳若涵但笑不语,淡定地转到了《新白娘子传奇》的更新页面。
《新白》文中并没有指明这些唱段是以黄梅戏曲唱腔的形式来对唱,华夏帝国也并没有黄梅戏的戏曲种类,因此这些动听悦耳的唱段一出,还是挺新奇挺受欢迎的。
这种唱段在《新白》文下的各色读者留言中,被简称为“新白唱腔”,不少读者还有理有据地评价了这种唱腔,觉得这种新的唱曲形式很有感觉、很有创意,值得赞扬推广。
在柳若涵原来那个世界中,黄梅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其中影响力最广的如《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就连柳若涵这等不怎么在意所谓“国粹”戏曲的二十一世纪新新人类也能随意哼出几句。
而在这个世界,没有清朝,也没有清朝形成的黄梅戏、京剧、越剧等中国五大戏曲剧种,却有华夏风格浓郁的昆曲、秦腔、云剧、蓟州歌剧等戏曲剧种。此处暂且不提。
如今《新白》的存稿已完结,全文三十二万字,至今已发表了六万多字,随着剧情的进展波折,文下说她“江郎才尽”、滥竽充数的人越来越少,关注剧情发展、人物命运的越来越多。
当然,也有一些追问“原创”唱法的,对于这种新奇唱法还挺捧场,一些读者还自己填了一些词用这种“新”唱法来哼唱,词的质量有好有坏,单说这创造力和想象力还真是够丰富的。
不过剧本还没有完成,柳若涵想了想,并没有急着将剧本马上结束,反而打算放空一下思维,给予自己适当的休息时间,免得大脑使用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