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克拉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能!”
“当然,但你自己看吧。”
当别的借助都失效时,一个人总得依靠自己的眼睛。牛顿不能怀疑星场是在慢慢地转着。天狼星在右舷滑过。要么宇宙在按照哥白尼之前的天体学说,突然绕着努力号转起来,要么恒星并没有动,只是飞船在转。
第二可能性看来更像一些,但仍然涉及不可能的谬论。如果飞船在翻滚,他总会感觉到的,而且所有陀螺仪不会一下子全坏了。
答案只剩下一个。努力号上的每一粒原子都被某种力抓住了,因为只有很强的引力场才能产生这种效应。至少没有别的已知力场能够办到。
突然,星星又消失了。太阳耀眼的光盘从拉玛的遮挡后面露了出来,把星星从天空中赶跑了。
“你能取得一个雷达读数吗?多普勒值①是多少?”牛顿满以为这个仪器也一样不能工作,但他错了。它正向他显示,拉玛终于上路了,以很小的值0.015重力加速着。牛顿想,佩里拉对此一定很高兴,他预计的最大值是0.02,而努力号就像飘浮在一艘加速前进的船后面的一块什么残骸似的。 【① 多普勒值:雷达的一种读数单位。它根据两个运动物体之间的相对速度之变化,将载频压缩或伸长而测知加速度。】
一小时又一小时过去了,拉玛的加速度持续不变。它的速度逐渐加大,把努力号拉得越来越远。随着距离的增大,飞船的失常表现也渐渐消失,正常的规律又重新起作用。他们只能大致猜到刚才来自拉玛那股力的能量,它的黑鞭稍稍扫了他们一下。牛顿为在拉玛转变驱动之前保持了一个安全距离而感到幸运。关于这种驱动的性质,虽然是神秘难解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拉玛进入新的轨道时,既没有气体的喷射,也没有离子或等离子束的推力。对此,没有一个人比迈隆上士教授在惊讶中说得好:“牛顿第三定律完蛋了。”
但无论如何,第二天努力号还是依靠牛顿第三定律,用它剩下的最后一点燃料,让自己的轨道弯离太阳。变化很微小,仍足以使努力号轨道的近日点加大了1,000万千米。这使飞船刚好不至于被烤死。
当他们完成了航天轨道的调整时,拉玛已在二十万千米之外。迎着太阳炫目的光,已很难看清它,但仍能取得它的轨道的精确的雷达测量。他们越是观察,越是感到迷惑不解。
他们一遍又一遍地校核测得的数字,直到相信那结论是不会有错的。看来水星人的担忧,罗德里哥的英雄主义,全体代表大会的夸夸其谈,都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