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极夏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满歧视了。什么未曾接触文明、没有文化,我们也满不在乎地这么擅自评断,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土地都有文化。所谓未开化的土地,换个说法,只是还没有被名叫侵略者的外人入侵的地区罢了。
亦即,博物学这门学问与殖民地政策、殖民地思想是一体两面。换言之,它无法摆脱以近代为主体去看前近代这样的构图讨论。
然后——
我们的国家似乎在稍早之前进行了所谓的近代化。
文明开化以来,我们国家仿效欧美列强,强硬地推行所谓的近 代化。
这当然不是坏事。只是虽然不是坏事,但我也觉得那是场牛头不对马嘴的近代化。
那说穿了就是想要从被搜集的一方跻身到搜集的一方。
我们的国家慌慌张张地从搜集物转变为搜集者了。
不过,我们的国家第一个搜集的,看来是我们自己。
显然是急坏了。
是想让国民尽早拥有身为近代人的自觉吗?我是不太了解,不过作为启蒙手段,博物学式的手法是有用的。
也就是透过将前近代——过去塑造成低劣的事物,让人认识到近代——现代有多么优秀的手法。
那是迷信、那不科学、那种规矩毫无根据、相信那种事是无知蒙昧的证据——明治的知识分子争先恐后地否定江户时代。他们是为了否定,才搜集过去加以陈列。井上圆了博士会跑遍全国各个角落搜集妖怪,追根究底,也是这么回事。
不久后,陈列对象的前近代象征从过去转移到了边境。现在与过去这样的垂直轴,转变为都市与边境这样的水平轴了。某某处的深山里,还留有什么样野蛮的习俗;某某处的村子里,还遵守着如何低俗的盲目信仰……
江户时代已经失去了真实感,所以开始往更周遭的事物寻找比较对象了。
无论是江户还是乡下地方,不管怎么样,我们国家的近代化,都只能透过搜集陈列自国的情状加以确认。
这就像看着自己倒映在镜中的脸,嘲笑丑陋一样。
不过好笑的地方就在于看的主体并不认为那是自己的脸。看的人不以为自己是日本人,而深信自己是一种叫近代人的莫名其妙的 东西。
这些一般被称为风俗研究。
风俗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