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第1/4页)
景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牧野对此并未多做解释,她一身风尘仆仆,的确像是从燕北赶回奉镛,请求救兵。
很快,张妈妈端来饭食。
牧野已经三日未曾进食,但想到燕北的境况,却没有一点胃口,只干嚼白饭充饥。
沈知薇和她讲述了这段时间里朝中的变故,大抵都是牧野猜测到的。
唯一令牧野感到意外的是,裴辞在这短短数月间,从新晋的状元郎竟直接平步青云,一路升到了内阁首辅的位置,成了朝中最炙手可热的权臣。
裴辞深受承帝的信任,甚至比对陆晏还要亲近三分,承帝亲自下令为裴辞建相府,常常夜里还要召他进宫,彻谈一宿。
相府门前宾客盈门,却没有人提一句太子。
沈知薇说罢,冷冷地感叹:“我算是看清了,什么叫树倒猢狲散。”
牧野问:“太子仍未回朝?”
沈知薇摇摇头,面露愁色。
牧野想起她进城时的情况,皇城军戒备森严,来回巡防,如今的奉镛,恐怕比城外还要危险,陆晏是不可能让陆酩活着出现在奉镛的。
短暂沉默后,牧野放下碗筷。
“沈姑娘,今日多有叨扰,我还有事,先告辞了。”
“将军……”沈知薇喊住她,嗫嚅两下,幽幽道,“务必一切小心。”
牧野和她对视,心中一暖,点了点头。
牧野离开沈宅,抬头望向渐晚的天色,犹豫一瞬,转身往裴辞的相府去。
-
下朝之后,裴辞身边如往常一样拥了许多大臣。
虽然如今名义上是二皇子接手了过去太子殿下管理的政务,但看承帝的态度,真正手里握了权柄的,还是裴辞。
这些大臣们在朝中混了多年,自然看得清,太子党的清除,若非有承帝在背后示意,哪里会有这么雷厉风行的速度。
有了前车之鉴,大臣们自不敢在朝中局势如此不明朗的情况下随意站队,生怕因此而受到牵连。
承帝对储君的态度不明朗,但对裴辞却是极为赏识,跟准眼前这位如日中天的内阁首辅,才是正确的选择。
除了陆酩,承帝的其他皇子并没有能够脱颖而出,鹤立鸡群的,但陆酩不在了,笼罩在皇子们身上的阴云也消失了。
原本他们从来不敢深想的念头,纷纷冒了出来,也一个个都在试图笼络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