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盟海誓抵不过柴米油盐 (第1/4页)
十点读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文 老丑
或许我会更加恨你,
但对你的爱却不会少一分一毫。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1/1-200411095102938.jpg"/>
我一笑了之,
不是不相信爱情,
只是笑你,
笑你那颗易碎的玻璃心。
by 老丑
北京这座城市,让我喜欢的理由不多,其中之一就是,这里可以满足吃货们日渐膨胀的食欲。你不必走遍大江南北,在街边,就可以找到各种地方小吃。
反正,他们的牌子上是这样写的:山东杂粮煎饼、陕西肉夹馍、湖南苗家臭豆腐、湖北孝感米酒、东北正宗烤冷面……
我住回龙观那会儿,每天下班,村口成排的地摊儿都能汇成一条小吃街。安全起见,我并不是每天都吃。和《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他们一样,同事们通常把每周五下班后定为“消夜”,即供肠胃消遣放纵的夜晚,不撑不归。
某周五,和往常一样,我带着俩同事去买地摊货,其余同事占座留守排档中。
整条街,最畅卖的,当属臭豆腐和豆腐串。而客流量最多的摊位,当属“舍得”—并不起眼的名字,也没打什么湖南湖北的招牌,可他家的东西一吃起来,风味异常浓郁。
“舍得”有两个摊位,老板炸臭豆腐,老板娘烫豆腐串。
听口音,老板是湖南或湖北一带的,六十岁上下,暴脾气,什么事不顺心了就开始嘟囔,却从不和外人说一句话。客人惹恼了他,他也顶多背地里骂上几句方言泄气。我算是这一带的常客,几乎和每个摊主都很熟,唯独他一个倔倔的,每每和他搭话,他从不理我。
老板娘看起来却和善许多,面带笑容,时不时和客人聊聊家常。每次我讲一些我们家乡那边的情况,她十分乐意听。有时她也会问我一些问题,并和我分享一些她家的事情。她说,他们的女儿也在北京工作。
但就是这不惹人注目的名号、不搭边的老两口,竟组成了小吃街上最火爆的摊位。
日暮而至,披星而归,两人总是各忙各的,很少聊闲话。我一直心怀疑问,除了生计的事,他们靠什么维系感情?
今日刚巧夏至。夏天一到,排队的客人就更多了。
天热气燥,排队之际,不巧老板的暴脾气又发作了。他动作娴熟地炸着豆腐块,急切和愤怒全写在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