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页(1 / 2)

“叫它pua啦。”三三纠正。

“以后只要稍微训练一下,pua就懂得要出门才可以小便了。”哥很镇定。镇定到什么都没有做,只是跟我们一起蹲挤在纸箱旁,看着pua好整以暇地拉完尿。

“你又知道了?”我不相信。

“每只狗都是这样。”哥很理智。

“那要怎么训练?”三三毫无头绪。

妈抓狂:“快去上课!我来处理就好了!”

哥说错了。

后来,pua始终没有认真学会在家里尿尿跟在外面尿尿的差别。

我们都觉得,在哪里尿尿,在哪里大便,一切都看pua的心情而定。

pua被一群从没养过狗的家庭养到,有它缺乏教养上的毛病,也有放任它恣意妄为的福气——我们即使无奈,也只有接受的份。

懂得出家门解放的狗狗,对养它的人来说很轻松。

随自己高兴在任何地方撇条的狗狗,则拥有超猛的自由。

抽插吧!男孩……不,pua!

以前我家一楼的格局是这样的:店面是仅约五坪大小的药局,用一个药柜当墙屏隔,后方是十五坪大的客厅兼饭厅,圆形饭桌摆在一台老旧电视机前面,地上常堆着装满药品的纸箱。

笼子买来后,就放在客厅的角落。笼子是蓝色的,pua对此没有意见。

为了让pua打发时间,妈找了绿色的毛巾让它咬着玩。

过了一天,pua的玩具就变成一条绿色的破烂毛巾。

佛洛依德把人格发展的顺序分为五大时期,其中前三个时期以以身体的部位命名,他认为最早出现的是口腔期(大约在一岁以下)。这个阶段是原始欲望的满足,口腔部位的吸吮、咀嚼、吞咽等活动获得满足——如果当你还是婴儿时,以上提及的口部欲望无法获得解决,日后可能会留下性格缺陷的后遗症,这些后遗症听起来很可怕,诸如贪吃、酗酒、吸烟、咬指甲等。

毫无疑问,pua正处在它的狗狗人生里第一道性格发展关卡。

如果不让pua放肆地狂咬它想咬的东西,它以后一定会变成一只容易沮丧、悲观、过度依赖的狗……那可不行!

在我国三的时候,对佛洛依德的认识仅止于“这个研究梦遗的老头,总是把人的性格归咎到尿尿的地方”,更不知道有什么“口腔期”这么色的理论名词。

不过对于pua很爱乱咬东西这件事,我不但没有阻止,反而一直拿东西给它咬,以看它拼命想把东西破坏掉的模样为乐。

卫生纸盒,袜子,小皮球,裤管,小玩偶等等。

一条又一条被咬成稀烂的绳子,真的是不能小觑。

到后来,我什至卷起袖子,让pua咬我的手。我完全忘了一开始我有多怕。

是的,不需用到“日积月累”这个成语,这个小家伙报到不满一个礼拜,我就领悟了“养一条狗,怎么可能不被狗咬”的道理。

不过,我打从心底喜欢这个黄色的小东西,尽可能让它用各式各样的方法认识我……所谓的各式各样,当然包括让pua狠狠咬我。

别看博美狗小小只的,pua一用力咬人,绝对会留下破皮的红齿印,如果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被咬到,绝对比触电还要让人不爽。

“喂,不要让它随便咬人啦,你被咬就算了,不要养成它随便咬人的坏习惯。”哥看着pua咬着我的手掌,忍不住出言阻止:“如果它一不小心把跟它玩的人咬伤了,怎么办?”

“叫它pua啦!”三三皱眉。

“pua在咬人的时候特别有精神哩。”我赞道,摸摸pua暴躁的身体。

哥拿起被pua咬烂的那条绿毛巾,晃着:“来!pua!不要跟二哥玩那种没水准的,来,我们来玩这个!过来!过来!”

看着苦苦咬烂的毛巾被哥拿在手上,pua放开我的手,低吼一声便冲。

“对!”哥像斗牛一样,东晃西晃动烂毛巾,诱导pua跳来跳去。

“换我!”三三接过烂毛巾,pua再度追逐窜上。

“pua,回来咬我!”我命令。

但pua还是着魔似追逐那条沾满口水与黄毛的烂毛巾,精力无限。

几个起落后,三三故意让边跑边叫的pua逮到,pua死命抱住三三垂直拉住的烂毛巾,小小的屁股啪啪啪啪往前狂抖。

“……”哥傻眼。

“它的动作好像怪怪的。”我摸着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