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第2/5页)
panther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闻》《龙夏日报》等主流媒体相继转发土改政策。
“这几个月都是粮食新闻。”长龙县农业家属楼,妻子看着《龙夏新闻》,调侃问道。
刘玉明是农技部组长,这段时间一直在乡里折腾,连带她也关注农业新闻。
“新下的政策?”
刘玉明很敏锐的打开手机——
“现在省里下硬性指标,要各镇耕地面积达到70%。”
“县里面已经开会,决定加大土地投入。”
“至少得30%财政?”
“差不多……”
……
现在工作群里都是讨论最新政策。刘玉明刚刚看完,就看到局长全体消息:(紧急通知)明天上午九点,全体人员农业会议室开会。
妻子见刘玉明拿着手机,随口问道:“怎么了?”
“明天开会。”
“明天腊月二十九。”妻子一愣。
“就算年三十也得开。”
刘玉明叹了口气,接着回房准备明天的开会资料。
第二天一早,刘玉明准时到达会议室,这次会议是关于最新的土地流转政策。
现在国家鼓励政府流转和种植大户流转,流转的土地只能做粮食种植使用,集体土地需要80%村民同意,村民可以采用收租,入股,互换等形式,在流转过程中,也必须保证村民利益。
老张开完会,有些感慨:“这是跟土地杠上了啊。”
之前先是《冬季种植》,接着又《惠民补贴》,这一系列政策虽有效果,但只有大规模种植响应,像长龙县这些山区地带虽有响应,但大多村民还是处于不愿折腾不愿理解。
“这能回本?”老张继续问。
现在市场经济,要是政府和种植大户牵头把土地全部承包,这些土地能种是能种。但有人力物力成本。比如市面粮食一块一斤,他们折腾了半年,卖五块才能回本。
这么贵的粮食卖给谁?
国内肯定卖不动,至于倒腾到国外……国外也不会买这么贵粮食啊。
老张在这杂七杂八的想着,刘玉明道:“上面怎么安排,咱们怎么干,要相信国家政策。”
两人聊了一会,直接前往萍水镇。
按照县里安排,他们必须在一个月内把三十万亩土地全部利用。能种小麦的种小麦,不能种的种土豆,总之,土地不能浪费!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全国各地全都扎根土地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