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第3/5页)
panther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系统最高的植物种植。
两人这段时间一直忙着小麦育种,没想到红薯竟不声不响的熟了……
“走!”刘文胜穿上外套出门。
现在农场已有三百多名工作人员,等两人到达红薯地时,两个工作人员正往外挖红薯。红薯根叶巨大,一片叶子至少五十公分。还没等两人反应,只见工作人员一用力,一株巨大的红薯拔出。
红薯体型巨大,就像加大版的冬瓜。
工作人员拿出电子秤,红薯净重30KG。
“刘军长,秦秘书。”
科研人员招呼,接着汇报红薯最新报告:“风山红薯净重30-33KG,单亩产量三万斤,红薯薄皮红瓤,脂肪含量约在0.15%左右,具体数据还需要进一步测算……”
刘文胜直接问:“单亩产量多少?”
“三万斤。”
红薯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一般亩产四千到六千斤,优良产地八千斤。刘文胜知道系统出品必属优品,也已经做好红薯亩产过万的准备,但没想到,红薯产量直接翻到三万斤!
“风山红薯基因组合和我国东省烟薯相像,应该能尝试风山红薯和烟薯杂交……”科研人员是龙夏农业院的红薯教授,他曾参与东薯019,深薯113等红薯杂交研发。
红薯的杂交技术要比小麦简单,他这十天一直泡在红薯田里,根据测得的数据,可以试着杂交红薯研究。
“好,好!”刘文胜十分激动的说着。
农场土地有限,他之前还感觉红薯种植暂时用不着,现在来看……自己太保守了!
……
“龙夏新闻:浅谈马里强降雨对全球气候影响。”
“龙夏日报:节约粮食,节能减排从我做起。”
“龙夏农业:第一批龙风001播种成功……”
……
就在农场认真种植的同时,和‘龙夏农业政策’‘马里强降雨’有关的新闻时不时的登上热榜。在热榜新闻的带动下,全国居民也开始讨论粮食危机的可能性,并有意识的减少粮食浪费。
“现在新闻太夸张了……”
苏省大学第二食堂,赵胜博刷着树猫吐槽。
近半个月,树猫都是一些节约粮食宣传视频,他越看越没意思。
赵胜博将手机扔到一边:“现在就是没事找事,咱们粮食这么多,也没见谁能饿死。”
“咱们粮食缺口挺大的,全球有六亿人民吃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