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土吃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六子今年只有二十出头,但已经是敢死营的一名老卒了。
他的父亲是百战营的一名什长。
敢死营两千手足死在牛头寨后,六子就和自己的父亲失去了联系,导致自己的什长父亲还以为他死在了牛头寨。
直到百战营攻击云县,两人才在战场上相见。
也正是他的父亲传回话去,才让赵凯和小邢都尉有了投奔姜哲的机会。
如今自己的父亲在云县安了家,被指派去新建的堡寨训练乡勇,而六子则被选上,跟随赵凯都尉,到了晋州。
晋州城外松成镇,就是王明诚最大的盐井工坊,整个镇子上有盐井八口,三千盐工,还有无数的小商贩,靠着盐井吃饭。
大夏的盐,很早的时候都是官营的,不许私人产盐销盐。
但因为盐的巨大利润,让沿海地区私盐泛滥,朝廷管都管不住。
也不知道从哪个傻x皇帝开始,想了个主意,从完全官营,变成了官监私营。
说白了就是官府颁发牌照,发放盐引,就可以私人产盐销盐。
只要把盐税交上,其他的朝廷懒得管。
这一放开,就养肥了两拨人。
一波是沿海的盐贩子。
还有一波就是晋州的井盐商人。
原本晋州的井盐商人还有好多家,每家占着几个盐井,也不敢少交盐税。
你交的少了别人交的多了,说不清楚。
但等到王明诚用巧取豪夺的办法逐渐将晋州整个井盐捏到手里后。
盐税就越来越少。
全晋州就他一家,产了多少还不是他说了算。
况且晋州的官员都是他三大王的家奴了,还有人敢来管这事?
巨大的井盐利润,让王明诚吃了个脑满肠肥!
六子装扮成一个小商贩,和其他三个老卒拉着一辆马车,等在松成镇外的一条偏僻路上。
今天,他不是来收盐贩卖的。
而是来卖盐的。
原本这贩盐的盐引是应该由官府发放,但在晋州,王明诚直接把盐引捏在了自己的手里。
想要靠贩盐挣钱的小商贩,就要先花一笔钱买盐引,然后再排队等着买盐,最后拿着盐引运着盐去其他地方贩卖。
利润再减去这盐引的钱,一下子就没多少了。
可恶的是官府的盐引都是三年一期,一张用三年。
王明诚的盐引都是一年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