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5/8页)
C·S·路易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经过神这里?但是,我当然很清楚,神是不能被当作路径来利用的。寻求神的人若不把祂当作终点,而当作路径,不把祂当作目的,而当作手段,那么,就根本不是在寻求祂。这就是那些市面流行的“彼岸幸福团圆图”问题之所在了。不是说它们将思维简单化、景象世俗化,而是它们把抵达真正的目标时才能连带获得的东西,当作目标的本身。
主啊,这真是你的条件吗?只有当我学会对你爱到极处,以至不在乎是否能与妻相见时,我才能与妻重逢?想想看,主啊,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如果我对孩子们说:“现在不许吃太妃糖,不过,当你们长大了,不再真正想吃太妃糖了,那时,你们要多少,就能吃多少。”我若这样说,他们会怎样看我呢?
如果我知道,与妻永远隔绝和被妻永远遗忘,能给妻的彼岸存在增添更大的喜乐和更多的光彩的话,我当然会说:“那么,开枪吧!”正如,在人间时,只要不再见她就能治愈她的癌症,我会妥善安排,不再与妻相见。我一定会这样做。任何有德之人都会这样做。但这是另一回事,我目前的处境并非如此。
当我把这些问题摆在神面前时,并未得到任何回答,不过,却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没有回答”。不是一扇紧锁的门,更像是一种默然不语的、但绝非漠然无情的凝视。祂仿佛在摇着头,不是拒绝回答,而是把问题悬置一边,像是在说:“安心吧,孩子;这些你现在还无法了解。”
人能够提出连神都无法回答的问题吗?我以为,这太容易了。所有荒谬的问题都是无法回答的。一英里有多少小时?黄颜色是方的或圆的?也许我们提出的一半的问题——一半伟大的神学和形而上学问题——莫不如此。
既然我这么想了,对我而言,就再也没有任何实际的问题要提了。两大诫命我是知道的,最好持守它们。其实,妻的死已经结束了所有实际的问题。当她还活着时,我实际上会把她摆在神的前面;换言之,如果两者有冲突的话,我会做她所喜悦的事,而非祂所喜悦的事;而今剩下的,不是我能做什么的问题,乃是情感、动机和这一类的事情有什么分量的问题。这是我给自己设立的问题。我毫不相信这是神为我设立的。
享受神的丰盛;与亡妻团圆——我的思想无法接受这两种情形,只能将它们视为筹码和空白支票。我对前一种情形所持的观念——如果可以称之为观念的话——只是对尘世中某种稀有而短暂的经验的推断而已。且这推断风险极大。这些经验也可能不如我所认为的那样有价值,甚至可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