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为校领导转身的夏希羽 (第3/5页)
天河恋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接接触。而且,我这里的两个中,一个是通过高卢的共济会介绍过来的,还有一位是高卢的罗伊教授给我介绍过来的。我们学校的目前情况下的教职员工的平均水平,在进行全面改革之前不足以完成这样的任务。请你们千万不要削足适履、揠苗助长。”
“那你觉得我们学校的教师员工制度应该怎么样才合理呢?”
“我认为有三个重点:大换血后进行扩大化、德意志或法兰西化、高学历化。先说第一点,我们交大的师生比例很不合适,包括慕飞老师在内,有些六七十岁甚至八十多岁的老教授还要上台讲课批改、出考题……这个比例太不合适了。按照我的了解,学生对专职教师达到十八比一是一个合适的数字,但考虑到我们学校未来需要扩张到现在的四倍上下……因此除了要强制退休一批身体状况和上课表现确实不合适的老师之外,还要在接下来的三到五年内扩招至少4.5倍的老师。关于学校扩地我就多说一句,我们学校无论如何都应当在我们这个校区附近征地搞新校区,而且不要超出自行车二十分钟的路程,否则不利于各校区师生间的互动,千万不要去远郊。”
说到这里,夏希羽转而说起了后两点:“我认为应当要逐步把所有老师中的八成以上的老师按照一比四的比例卡在副教授和讲师级别,剩下的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左右给予教授或正高级研究员一职并适当空余一批名额给做出了重特大研究成果的科研人员和老师。在比较远的未来,初级职称必然会成为过渡性的存在。我在从高卢那边回来后,一直以为现在的比例太不合适,既不能提现学术和教学能力的差异,也不利于国际学术和教学交流。然而,职称不能过度贬值,至少我们交大的(职称)不能(贬值)。保持一个教授和副教授占比较高卢和西德的顶尖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比例超出三分之一更合适。
“至于高学历化……咱们这目前是没法操作的,我们严重缺乏本国的研究生,海外归国的专家也不一定有回国工作的条件,因此只能过几年再说。但大专和本科教师的比例应当通过多数进修或少数适当开除的方式去减少。我只负责提意见哈,具体操作我不懂,能说的就这些。请各位领导和老师说下一件事吧。”
“第四件事,米国前总统吉米·卡特要来我们学校访问,目前的时间是定在九月上旬。他除了要去几个我们的重点实验室之外,还点名了要到希羽组研究所这里来,并且希望单独与你们这边的人进行座谈。”
听到副校长说到这件事,夏希羽有些意外,但在权衡了其中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