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国虽然名义上是一个国家,但是实际上对各个邦国的控制力为零。所以哪怕是一些百姓的生活水平比我大明的要高,但是整体的国力肯定是远远地落后大明的。”
“不是我吹牛,只要有三万新军,就可以横扫整个德里苏丹国,让他们乖乖的成为我大明的仆从国。”
这个时候,朱瞻墉自然是要出场了。
好在朱棣都已经习惯了两个孙子时不时的给他们老爹救场。
“爷爷,德里苏丹国的情况确实是跟瞻墉说的差不多,您不用那么的介意。”
发现被朱瞻墉抢了先,朱瞻基也赶紧站出来说话了。
“这么好的条件,人口肯定也不少,为何这些地方没有出现强大的国家?”
朱棣是希望大明四周都没有强大的国家的。
但是根据朱瞻墉他们的描述,他又觉得有点奇怪。
不过,对于朱瞻墉来说,他却是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爷爷,真是因为这些地方的地理环境很好,随便种一点什么东西都可以有很好的收成。哪怕是粮食的种植很是粗放,一年下来的收成也要比我们好。”
“除此之外,他们那里还非常适合各种各样的水果的种植,说的夸张一点,南洋那些国家,哪怕就是单纯的吃香蕉,也饿不死。”
“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因为这些条件太好了,所以当地的土人没有什么危机感,社会也没有什么进步。自然而然的也就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强国出现了。”
朱瞻墉这么一解释,朱棣倒是有点理解了。
不过,终归还是觉得那些土人太不靠谱了。
“既然这里的土人那么的懒惰,到时候我们占据了土地之后,会不会也很难管理他们?”
“爷爷,不听话的土人可以杀一批,为了活命,他们自然就会乖乖听话了。”
朱瞻墉冷冰冰的冒出这么一句话,倒是让旁边的朱瞻基吓了一跳。
“瞻墉,要是这么搞的话,国内那些读书人肯定是不同意的,到时候朝中清流的反对声音,会影响很多人的态度。其他的番邦属国也会对我们大明有意见的。”
朱瞻基显然是不认为朱瞻墉的方案是一个好办法。
一直以来,中原王朝就没有类似的对外处理方案。
“百无一用是书生,那些被四书五经给固化了脑子的读书人说的话要是信得住的话,这个世界就没有那么多的问题了。”
“直接把那些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