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应对公认的恶魔形象时,往往表现极端。
无外乎决口不谈和高谈阔论两种。
基地曾经在地球浪漫之地的评选中蝉联世纪冠军,我们一直认为,浪漫主义源自于高傲的爱。正因如此,基地培养出的每一位魔法师都罕有“自卑”这类心理。
人们并不畏惧恶魔。
所以迷垣的名字,在基地群众及非魔法师专属的人类大区的基地裔口中,并不以恐惧的姿态存在。他更偏向于被唾弃,被疑惑,被作为教育的反面素材。
但平心静气地来讲述迷垣的故事,他那些不可理喻似乎又成了一章无人问津的逻辑论。
据正史和民间传闻,迷垣本来没有名字,但他也不是温德尔那样的幸运儿,无人教导这个天才少年,以至于璞玉犹同野草般生长在当年波云诡谲的中心大区。
“人类群星闪耀时,当铭记每一位英雄。”
迷垣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一人率兵三千,平了基地十七方战乱,他在战时被称作上帝遗留在人间的救世主,与历史上任何一位将军齐名。
和平时期的迷垣长期闭关,即使年少时桀骜不驯,在披荆斩棘的成长后也愈发稳重,甚至于新生魔法师认为指挥部只有三位最高指挥官。在他隐居了将近半个世纪后,这位才终于向整个超自然科学界宣告他的硕果。
二十二个成功的实验体。
他将普通的人类孩童通过实验改造,变成特殊体质的魔法师,他们继承了魔法师在试炼场中生存并获得技能的特殊基因,又无需付出一件身体器官作为代价。
钮因实验室迷垣随意投掷了两枚字符得到的名字,而世人称之为“造神计划”。
他随性洒脱,全不在意世俗的看法,违背指挥部不允许普通人类进入基地领导范围内的公约,将二十二个孩子送入试炼场。
事实证明,他这种甚至可以用以象征强大的人类,在做任何事上,都信手拈来。
造神计划的成功让整个超自然科学界都陷入混乱与恐慌。
这无疑是令人惧怕的,就像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惧怕高智能AI为祸人间一样,批量造神的恐慌席卷了整个基地。
迷垣的团队被推上风口浪尖。
但这二十二个孩子打破了谣言。
以神位为目的的教育,使这批孩子虔诚地以为自己的全部生命是救世,他们在各自的领域达到顶峰,为指挥部扩充了绝对的势力,甚至于人类在超自然科学界的地位也因为这二十多个孩子而得到充分提升。
民众的高声称赞全然压制住质疑。
在力量悬殊的危险世界中,有二十二名“白骑士”愿意随时为了保护你这样一个无关紧要的小人物付出任何代价——这是真正值得炫耀且狂喜的。
后续的事件发展无疑是出乎意料的,除却迷垣自己的爱徒温德尔外,其余孩子无一例外被制作成傀儡,供迷垣驱使。
他在每一片侵占的土地上留下用丙烯染得漆黑的成群羔羊,成了上帝遗留在人间的撒旦。
迷垣的行为在外人眼中时不可理喻的,但我们从心理学上来剖析却发现一切都符合逻辑。
迷垣对爱的执念极深,却对情爱没有要求,我姑且认为他最看重的是家庭。
这位先生从不允许任何家庭在属于他的聚会上坐在一起上演父慈子孝的场景。
其次他对温德尔无比溺爱,如果不是那位年轻的小将军有很强的自制力,或许会被他的导师宠溺成无法无天的坏孩子。
迷垣的身世其实十分可疑,但目前没有能完全证实此事的确凿证据和文献记载,因此不作肯定推断。
迷垣鲜少有朋友,却拥有规模巨大的忠诚下属及信徒。毋庸置疑的是,即使他成为公认的战犯,也仍旧有大不在少数的极端主义分子将他作为信条。
“西装革履的小丑为人称道,连最蠢笨的牲畜也为人类感到悲哀。”
——《怪诞人物研究所》】
孚光立在那道石门前,他面无表情地盯着石门上密密麻麻的祝福语,故人重逢,无论经历过什么,都难免伤怀。
但他不在乎。
他这样的人,对别人最大的恨意,就只能是无感。导师说什么,做什么,他全无感觉,不会对人怀有敬意和悲悯,也不会留连于过去走不出来。属于孚光的极致痛苦只有麻木一种表达方式。
石门一声响动,缓缓拉开,月白色军装从里面走来,裹挟着凌冽的风钻进他怀里。
“温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