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才明白垂帘避忌的原因。她没有上妆,素白的脸庞仿佛上好的和田白玉,乌黑的头发斜髻,松松蓬蓬的,鬓边几丝发顺着脸庞,勾勒出她柔美的侧面。他忽然惊觉自己看得太多太直,忙低头喝茶。
“殿下怎么想到来看我?”子虞开口问道。
“娘娘,”他说,“我厚颜来请娘娘帮一个忙。”
他说得太过直白,若是在普通人家,这样多数要招人厌恶,可这是在宫里,子虞发现,这样的直白,反而容易让人生出好感。
他说道:“两位皇兄都已经有了子嗣,我也到了该成家的年龄。皇后为我挑选的人,我都不喜欢。请娘娘帮帮我,我只想娶个自己喜欢的人。”
宫女们掩唇偷笑,子虞也笑起来。
“娘娘。”睿绎揉揉额角,脸上有些腼腆。
子虞抿嘴一笑,屏退宫女,才慢慢开口,“殿下未免鲁莽。皇后娘娘既有了打算,又怎会有我置喙的余地。”
“娘娘若不帮我,还有谁能为我说句话。”睿绎笑得疏落。
子虞的心不禁一软,“殿下深得圣心,去求陛下自然能得偿所愿。”
睿绎摇头,并不解释,只是将一直带着的名册递给秀蝉。子虞接过名册,翻译了几页,都是京中够了资格做王妃的待嫁女子名单。她看了几张,停留在其中一页上,说道:“戚芳,侍中之女,雪肤花貌,少而婉顺,长而慧敏,这样的女子,也不入殿下的眼?”
“侍中戚弘行,由宣王举荐。”睿绎唇角勾起冷笑。
“上都护之女,年十四,慧心纨质……”
睿绎道:“上都护是倪相的门生,与延平郡王还有姻亲关系。”
子虞又点了几个出众的,都与后家有或多或少的关系。她顿时兴趣索然,皇后想把齐王纳入掌控下,这一册的名单,都是后家势力的密网。
“殿下。”子虞张了张口,却不知该如何劝慰他,只好问,“是不是已经有哪位姑娘获得您的青睐?”
睿绎怔了怔,脱口道:“镇军大将军的幼女,也许会尤为一位好王妃。”
名册中并没有她。子虞记得,镇军大将军随先帝多年征战,落下一身病痛,致仕后回了故乡,武将中有不少他的旧部。
“镇军大将军有五十多了吧?”子虞眨了眨眼,“归乡养老也有十多年了。那位姑娘进过京?殿下了解她吗?”
睿绎笑着摇摇头,“听说她有十七岁了,性子温和,还未定亲。”
这样一句话,就让他愿意托付一生?子虞透过帘子去看他,少年身姿英挺,相貌俊雅,即使在京中的少年俊杰中,品貌也是出众的。
失去母亲的庇护,他不得不婉转求助于她。这一刹那,子虞心底涌起涩涩的感觉,她怔忪良久,才温柔地说:“殿下,当面说话都会产生误会,何况这样辗转打听来的说辞。难道你不愿选择一位知根知底的姑娘作为妻子吗?”
睿绎听她声音委婉,愣了一愣,答道:“身在深闺的女子,婉顺慧敏,慧心纨质,不都是传言所致。我必须从中选择一位,为什么不能按照自己的愿望来选择呢?”子虞欲言又止,他向她看了一眼,明亮的目光似乎穿透了玉帘,“娘娘,朝夕相处的人,一辈子,也无法确定知根知底,至少,得找个让我心安的吧。”
子虞交手中的名册放下,“姑且让我试一下吧。”
秀蝉微微吃惊了一下,频频以眼色示意,子虞却装作不见。
睿绎眉梢微微挑起,似乎有些愕然,大约是他也没有想到会如此轻易就能成功。可是宫中的“得到”从不会如此轻易,他想,她总会提出交换的条件。
又闲谈了两句,走到他做出告辞的样子,她都没有暗示或者提出交换。他站起身,有些动容,“娘娘,这是为什么?”
子虞讶然,随即反应过来,微微一笑道:“十五岁的时候,我连选择都没有。等过了十五岁,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看到殿下,总让我回忆起过去,至少这一次,我可以选择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