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夫人,今日是我卤莽,多有得罪了。”
摇了两下头,归晚含笑应之,身后马车轮轱辘声已经靠近,如晴如明走上前来,带些防备地看着林瑞恩。
“耽扰了,细雨伤身,快上车吧。”林瑞恩将手中之伞递到归晚手中,柔声轻劝,难得在冷漠的脸上显出些微的柔软。
伞柄上还带有余温,归晚接过的像是一小片温暖,深邃的幽眸里泄露出一点惊讶和愧意,半掩眼帘,转头向马车走去,本以为有一番纠缠的审问和调查却以如此简单的方式结束,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心头生起一阵无法度测的深沉感。迫使她不得不回头再望一眼,看向背对着马车的林瑞恩。
只是一眼而已。
牛毛丝雨中,整个世界都是朦胧的灰青色,可是那个在雨中孤独站着的少年战将却在单一色的世界里现出了独立的色彩,那样冷竣的线条在朦胧中清晰起来,归晚甚至看清了他发上水珠随发动而微颤。明明是孤独的,却又带着硬朗,明明是热情的,却夹着冰一般的隔阂,明明是如此宽容,却把那海一样的胸怀层层隐藏起来……
“将军,细雨伤身。”
一身清冷地任雨滴袭身,突然之间,面上失去凉湿的打淋,耳边却传来悦耳笑语,所说的内容是如此熟悉,林瑞恩惊讶地回头,对上归晚浅颦低笑着,撑着伞,遮住了那绵绵不绝的湿意。
没有知觉地接过伞,也忘了开口道谢,林瑞恩凝望着归晚踏上马车,马蹄扬起,渐渐行远,半晌无语,终于眼中事物消失于视线中,他才露出一丝极难见的苦笑。
不知站了多久,身后一道喘息的人影飞奔而来,飞溅的雨滴显出来人的急促:“将军,是不是已经看到那幕后之人了?”有些兴奋似的,蕴藏了得意的后意。
林瑞恩回过身,看到文士急喘的样子,面无表情,就在文士一大堆疑问显露在脸上时,终是冷然道:“没有,没有看到。”
显然是不能接受这个答案,文士瞠目以对,仔细在林瑞恩脸上巡视一遍,却看不出什么端倪,对自己的才智极有信心,也不甘于承认自己判断失误,只能深锁愁眉,心中盘算着,哪一步出了错。正在百思不得其解之际,抬头看到了那把绸伞……稠伞?
心中一个一个疑问扩大,文士却没有再开口问什么,眼睛在伞上瞅了几眼,笑着打哈哈:“既然没有发现,那就算了,将军,先回府吧。”老谋深算的眼底没有笑意,反而更见沉思。
林将军到底……归晚一遍又一遍回想当时片段,是那个孤寂的背影太感撼人心,还是当时他接伞时无言吃惊的表情,都让她难以抹灭雨中一幕的记忆,在回想时,又不仅怀疑,当时的那个理由真的说服他了吗?还是……
“归晚,”楼澈无奈地低唤,怎么她精神如此涣散,几次分心,让他莫名有些心慌和微微酸涩,到底是什么让她如此惦念,挂记在心?眼底骇芒闪过,他难以容许任何人或物深留于归晚心中。
归晚不吝地露出甜美笑容,问道:“夫君刚才说什么?”
明知对着她的笑容,他无力招架,只能化为无奈一叹,楼澈重复一遍刚才所提之事:“萤妃娘娘在宫中苦闷,皇上爱护她,决意陪她一起微服出巡游玩,地点是北郊的枫山,朝中重臣携眷随之,君臣共乐。”
手中的贡果闻声落地,归晚眨了眨眼,笑容淡去,轻问道:“夫君说什么?君臣同乐共游枫山?”在楼澈微有惊疑的点头肯定之时,归晚心里有根弦“怦——”地随之而断,百感交集于胸,那个鬼魅般的皇帝,心中到底在算计什么?
(终于把“犹怜”结束了,唉,朵朵大叹一口气,明日起进入“暗战”章了,“暗战”一章,将要进入三足鼎立的朝堂争斗环节了,喜欢大家能喜欢呢。)
四十七、暗战(一)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京城北郊枫山,因满山红叶而闻名,每逢秋日,无边落木萧萧而下,染尽半山一片红的景致引来不少游人,故有人诗曰“袅袅兮秋风,枫山树兮红叶下。”
这日的枫山似乎更见热闹,清晨之际,山下就来了一群贵客,锦衣绸服,金冠玉带,端的是身价非凡,一路之上,惹来无数注视的眼光。游山者纷纷揣测来者的身份,莫不以为是京城中的王孙公子携美同游枫山。
一行人坐在山下茶铺中休憩,解渴,谈笑,打趣,打算稍作休整,再上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