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彗星 (第1/10页)
儒勒·凡尔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帕米兰·罗塞特教授曾根据综合科学家们的独到见解,在一次讲座中对彗星做了如下的定义:
“彗星是一种天体,它由三部分组成,即中心的彗核以及云雾状的彗发以及形状犹如扫帚的明亮的彗尾部分。由于它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具有很大的偏心率,因此地球上的人只能在某个时期才能看到。”
帕米兰·罗塞特认为,这个定义非常准确。不过,这种天体有时也会没有彗核,或者没有彗发和彗尾,但它不失为一颗彗星。
然后,他又补充说,根据阿拉戈的理论,一个天体要成为彗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自己的运行轨道。
二、它的轨道必须呈扁长的椭圆形,因此可以运行到距离太阳和地球无限遥远的地方。
如果一个天体具备了第一条,就会和恒星有明显的区别,如果具备了第二条就会有别于行星。照此推论,如果这个天体不是流星,也不是行星或恒星,那它无疑就是彗星了。
通常,帕米兰·罗塞特教授给人们讲解有关彗星的知识时,他对自己有一天会被某个彗星带到太阳系去漫游这一点从未发生过怀疑。他历来对这种天体有一种特殊的偏爱,无论它有没有彗发。或许,他对这一天的到来早有预感!在彗星研究方面,他有着极深的造诣。如果说有什么事是让他最为遗憾的,那一定是当彗星和地球碰撞之后,没有人前来弗芒特拉岛听他演讲,不然他一定会立即召开一个演讲会,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更为详尽的论述。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15/1-200615214253308.jpg" />
星空背景下的一颗彗星
一、太空中有多少颗彗星?
二、哪些是周期彗星,也就是说在一定周期内反复出现的彗星?哪些是无周期彗星?
三、在什么情况下,地球才会与彗星发生碰撞?
四、地球与彗星碰撞后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是不是与彗核的质量有关?
如果有听众能够亲耳恭听帕米兰·罗塞特教授对上述问题所做的解答,那么他一定会感到非常满意的。
在这里,我们来替教授对这四个问题进行一番讨论。
第一个问题是:太空有多少颗彗星?
开普勒曾认为天上的彗星多得像水中的游鱼。
阿拉戈根据在太阳和水星之间运行的彗星数目,得出过以下结论:单单太阳系就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