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反省。
自己为什么会列出社会大众觉得没有必要除掉的人呢?
是自己的人格中哪一角缺了陷,致使筛选失之偏颇?
还是社会大众无法像他一样,在最危险的距离,去窥看那些丑陋的最真实?
还是那些被列进去的大害虫,多多少少也有点讨喜之处,只是自己不懂欣赏?
「算他们好狗运。」有时候,月会得出这样草率的结论,笑笑释怀。
对于正义的定义,月毋宁是极为开放的。既不死抱自己对正义的审美观,也懂得欣赏社会大众对正义的看法。
久了,月开始觉得,正义肯定不是一组硬梆梆的定义,而是一堆随波逐流,可供实时诠释的个案。
但他依旧信仰光。
照亮这个世界的,因信仰而伟大的烛火。
6
「ti,亚洲地区年度最受欢迎人物。杀手,月!」
就是这么回事。
月,成为家喻户晓的杀手。
一个不接受任何单一委托,架设网站邀请大众聘雇自己的正义杀手。
想为民除害却无法亲自动手吗?
亟欲站在集体正义的一端吗?
迫切希望某个恶贯满盈的坏蛋,消失在这座城市吗?
捐助你能提供的金额,捐助你的正义,捐助你灵魂里最珍贵的部份。
一旦瑞士银行账户内的数字飙升到月所定下的界限,一把枪便会装填好子弹。
喀擦。
「月会出动!」于是报纸上便会出现这个斗大标题。
「月又得手!」半年内,报纸就会做出耸动的追踪报导。
7
布告栏上贴着十大通缉要犯的赏金榜。
榜首贴着斗大的「月」字,也是唯一没有照片的通缉犯,空洞得很荒唐。
赏金:一亿。
「还是没有月真实身分的线索?」
陈警司很不满,几乎以咆哮的姿态,将整个警署的气氛压到最低。
大家面面相觑,低头做自己的事,不敢停手,免得成为被上司锁定轰炸的靶。
「警察!你们可是一群警察!怎么做事的!老百姓养你们干什么吃的!」陈警司大吼的模样,夸张得像是妄想角逐影帝的烂演员。
当局对月的存在很感冒,到了病态的地步。
过去三年来,就有三十四个政治人物上了月的赏金害虫榜。其中有七个被全民通缉,陆续被月暗杀。不负所托。
比起假惺惺的全民拼治安,月的效率跟诚意显然凌驾了警方好几百倍。
「一个杀人凶手有事没事就成了报纸头条,你们有没有自觉啊!」
陈警司继续大吼,基层刑警都在心里干骂着。
那陈警司你自己呢?你那大吼大叫的样子,其实也只是做做表面工夫吧?就连编列预算撰写计算机病毒骇掉月的网站这种轻而易举的事,陈警司也总是摆出高高在上的官威嘴脸。
彦琪尤其不满。
身为项目缉拿这位全民杀手的刑警,却是月的崇拜者。
月是什么模样?彦琪的原子笔,受着某种牵引似地划下一撇。
一个专业杀手的脸孔,几乎只有委托人会知道。有些目标摸着贯穿胸口、留在衬衫上的焦炙弹口时,连杀手的影子都没见到就没有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