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踏月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古意》。
这一名句让她对于“初唐四杰”中的卢照邻多了几分了解,更特意去将《长安古意》全诗抄写下来,日日朗读,最后成功背诵下来。
“初唐四杰”是李世民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诗人,柳若涵并不太记得他们的生平与生卒年,稍微熟悉些的王勃与骆宾王,她只知道王勃英年早逝,于南下探父的路上渡海溺水而亡,年仅二十七岁,《滕王阁序》是他生平最后的作品。至于骆宾王,她除了人家是个神童、七岁便能做出《咏鹅》这样的名诗之外,其余一无所知。
因而她在“初唐四杰”中选择的是王勃,作为主角的知己而存在。
虽然二十七岁便英年早逝未免令人遗憾惋惜,但是她并不打算因为主角的存在就改变王勃的最终命运,反而会让王勃成为主角心头的朱砂痣,埋藏在他心中永远无人能及的深处。
这也是促使主角性格转变的一大原因,即便王勃与诗歌文赋上的观点与上官仪截然相反,却并不会因此而妥协,反而因为王勃的性格上的原因,连带着影响到主角的心智,让他不再那么偏激极端。
在《盛唐风华》中,柳若涵打算把王勃之死设定为崔德裕的成长威胁到某些人,然后对方设计想用“一场意外”除掉他,结果阴差阳错反而杀死了王勃。
于是主角受到知己因他而死的刺激,性格再次转变,心中的仇恨与黑暗开始膨胀,行事开始不择手段,脑海中却始终保持着一份理智与光明,令他不至于完全狂化成为终极无敌大反派。
大约是写到了心爱的男配兴致太高,柳若涵写温润如玉、英姿勃发,自有一份坚持与原则的王勃写得很开心,一气呵成之下,半个时辰也写了一万七千多字,直到设定的时间提醒出现,她才惊醒过来。
虽然乍一眼看过去,似乎并不存在错别字和语病之类的失误,但是这会儿她脑海中翻涌着一些情节,让她迫不及待想要动笔将它们全部记录下来,因此也无心去察看语病和错误。
站起身来伸个懒腰、活动活动手脚,见吴婶并没有马上上来叫吃饭的意思,柳若涵心中一动,决定任性一次,先把脑海中的情节写下来再说。
重新坐回电脑前,柳若涵继续码字存稿,一口气将整个情节写完时,看看时间,已经是一个时辰后!
由于太过专注,设定好的时间提醒出现时她都没注意,更别提刚刚是否有人敲门请她下楼吃饭了!
柳若涵注意了一下统计数据,整个情节写完,加上前半个时辰的一万七千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