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贝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掏心、骷髅伴眠的残害事件,蚊虫尚且令人害怕,何况这些。有几个人能忍受的了?
如果用道士妖怪参与调查,相当于任由邪魔外祟作乱,冲击秩序,想必这也是天道从前加以限制的原因之一。
朱标只得转变想法:“那就让三法司共同审理,怎么说张昶也是中书的参知政事,不能草率处理。”
“证据确凿,怎么叫草率。”朱元璋把桌上的两张纸抓起来,“你看看这些,暗线来报,杨宪动了一次手,说明另一张是真的。你说是哪个?”
没等朱标回答,朱元璋就继续道:“不管是哪个,他都得死,而且咱要他比死还难受!”
“儿臣只是对诛九族这一点……”
话音未落,门外有人进来了。
“臣浙江道巡茶御史袁凯叩见陛下。”
来人是一个留着细长胡须的老头,依稀能够看出来帽子下的头有点秃,面相精明,嘴角下撇,看起来有点严肃——作为十三道监察御史必然有其能力。
黄禧应该是被交代过有人来了以后可以直接放进来的命令,所以朱标没听到通传声。
“起来吧。”朱元璋道,“你来的正好,咱和太子有争执,你来评评理。”
倒霉。
朱标和袁凯心里同时浮现出这个词。
一个是为了袁凯,还有一个也是为了袁凯。
“臣还不知道陛下与殿下在说什么事情。”袁凯斟酌道,“臣不敢妄加揣测。”
“太子。你讲给他听。”
朱标把两人的决定说了一遍。
袁凯的冷汗立时流了下来,张昶的事他是知道的,在京的官员,没有几个会不清楚那天朝会上的弹劾。
事情闹得很大,锦衣卫查抄后就更大了。
怎么办呢?要是站在陛下这边,就得罪了太子,站在太子这边,就得罪了陛下,不杀张昶的家人,有通敌卖国的嫌疑,杀了他们,又有不仁残暴的名声,实在是四面为难,怎么做都对前途有碍。
沉默。
朱元璋和朱标都看着袁凯,逼迫和怜悯的目光一同作用在他身上。
袁凯的脑子飞速运转起来,知道如果非要得罪一个人,最好去得罪太子。
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父子的关系再怎么好,大臣们毕竟也只能叫一个人陛下。可东宫那些僚属一得罪,岂不是得罪了九成的朝廷?再者朝野间早有戏称,陛下自己就是最大的太子党,真的驳了殿下,指不定陛下最先